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以自由报考为特点,这是其与历代选官制的本质区别:科举制以考试优劣作为决定取舍的主要依据,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从选人的标准来看,科举是-种以具体的、严格的,且可以明确把握的某种划一的、规范化的文化知识作为标准的公开招考选拔人才的制度,有标准化的衡最与录取人才的尺度,择优录用。
——摘编自历史必修|《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下图是唐朝三省位置图。三省六部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三省六部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期,当时称为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期。到了隋朝,三省六部完全形成,主要负责政令的制定、审核以及贯彻执行。唐代初期,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讨论决策军国大事。
——摘编自 <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清朝统治者,-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仅在乾隆时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许多珍贵的书籍被查禁和销毁。
——选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我国古代政治体制建设情况
——摘编自历史必修I 《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三省六部的职能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清朝统治者实行的哪一项政策?
(4)材料四体现出我国古代哪一方面的政治体制建设?
(5)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统治者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 13-15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欧洲主要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之一,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和繁荣提供了沃土。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
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的"文学三杰”是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美术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后期的杰出代表。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图二: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航海家迪亚士、达.伽马开辟的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1519年,麦哲伦船队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____信息点二: ____信息点三: ____
(2)根据以上文字介绍,写出一位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领域的代表人物。
(3)以上图文介绍反映出两件历史大事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 1937年夏,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地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等战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二: 1946年6月,国民党向解放区晨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8年秋开始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1)图二的照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___ 信息点二:________ 信息点三:________
(3)根据以上图文内容,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提出,"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北约"与“ 华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二战后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由此形成了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
C.多极化趋势 D.全球化趋势
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并引起国际秩序的重要变化。将下列图片中与世界大战相关的史实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acb B.cab C.bac D.cba
俄国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1917年11月发生在俄国的“独一无二”的事件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俄国1861年改革
C.俄国十月革命 D.赫鲁晓夫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