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凡尔赛和约》签订
B. 《九国公约》签订
C.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D.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
(2019石家庄模拟)探究问题。
材料一 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速。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德国统一后,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材料二 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但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钢铁、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世纪80年代后,德国将鲁尔与洛林结合成为重要的煤钢基地。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其成为德国工业领域中最强大的主导性部门。到1913年,德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金属生产国和最大的金属出口国。以维尔纳·冯·西门子为代表的德国企业家利用电灯和电话等普及的契机,在19世纪80年代率先开始大规模发展电气工业。到1896年,德国电气工业中已有39家股份公司,电器制造业的规模在欧洲是最大的。德国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抓住化学研究的最新成就,仅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使自己在这一产业领域中取得了近乎垄断的地位。到1896年,德国已拥有了108家化工股份公司,总资本达到31 329万马克。
(1)据材料一,概括德国工业化进程加速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德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0原创)1800年,伦敦有近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1801年,巴黎有将近55万人。1851年,巴黎人口猛增到100万以上。伦敦和巴黎人口迅速增长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欧洲( )
A.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快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就制成了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从此开始了电力带动机器,使电力成为补充并逐渐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材料二 1870年,世界铁路总长度为21万公里,其中10.5万公里在欧洲,9.3万公里在美洲,余下仅1.2万公里,基本上在亚洲。到1913年世界铁路线已经达110.2万公里,超过1870年时的5倍。
材料三 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3倍多,从445亿法郎増至1924亿法郎先卷入世界市场的各国都围绕着一个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各国的材料,供应各国工业品。20世纪初出现多极化的新格局。1913年英国占世界贸易的15%,美国占11%,德国占13%,法国占8%,俄国占4%。
——以上材料均摘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 讲座》
(1)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2)据材料二、三,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和问题,概括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2020原创)□□的《向日葵》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了狂热的情感,将形式美和意境美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应是( )
A.梵高 B.本茨 C.牛顿 D.但丁
列宁认为他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列宁将其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评价的人物是( )
A.达尔文 B.巴尔扎克 C.贝多芬 D.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