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2020原创)下图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某一形势图。对该形势图解读正确的是( )
A.清政府统治呈土崩瓦解之势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改变了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 D.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远在海外并未直接参与。但我们称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这是因为革命火种早就被孙中山种下。以下属于孙中山播种的“火种”的是( )
A. 创办黄埔军校
B. 建立中华民国
C. 提出三民主义
D.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清朝末年,国人想入会必须人手写盟书并举手宣誓:“联盟人某省某府某县人某某某,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这个组织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中国国民党
面对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局,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发动一次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材料表明了孙中山
A.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B.彻底地废除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领导的革命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探究问题。
材料一 战争的失败,在死水一潭的中国封建社会激起轩然大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严酷的现实,不能不引起这些有识之士的反省。面对资本主义入侵这一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和中国的落后分不开的。不但古老的刀矛弓矢根本抵挡不住外国坚船利炮的轰击,古老的思想文化也根本抵挡不住“西学”的传入。
材料二 “救亡图存”的呐喊,回荡在世纪之交的中华大地上,显得格外痛切。然而,此时统治中国的腐朽的清政府却已成为彻头彻尾的“洋人的朝廷”,无耻地宣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这样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下,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所面临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更加迫切地摆在中国人民面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有识之士该如何应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挽救国家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