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原创)下表是1914~1918年中国农户、耕地、荒地变化表。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农户 | 1914~1918年 | 减少1500多万户 |
耕地 | 1914~1918年 | 减少2600多万亩 |
荒地 | 1914~1918年 | 增加4900多万亩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军阀混战的结果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北伐战争的结果
(2019原创)“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的这一说法背景是袁世凯
A.促成清帝退位 B.实行独裁统治
C.公然复辟帝制 D.接受“二十一条”
(2018濮阳模拟)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幅:“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该对联讽刺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B.宣统帝被逼退位
C.袁世凯篡夺辛亥果实 D.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2018成都)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中华民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018金华)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漂橹、尸横遍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该观点的主旨是
A.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B.改良比革命更能改造中国的政治
C.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漫长 D.辛亥革命是中国式的“光荣革命”
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 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B. 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C. 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
D. 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