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西学东渐”发展阶段 阶段 时...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西学东渐”发展阶段

阶段

时期

西学东渐的情况

第一阶段

1800~1839年

继马戛尔尼访华后,1807年英国派马礼逊来华传教,此时嘉庆皇帝厉行闭关政策,严禁传教活动,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中国人拥有某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称外国人为“番鬼”

第二阶段

1840~1860年

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长技”,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政府所重视

第三阶段

1860~1895年

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第四阶段

1895~1900年

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到1897年底,各地已经建立了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进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请制作一个表格指出第二至第四阶段,中国人对于学习西学的态度和认识,结合具体史实来分析。(3)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人对待西学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4)

 

(1)(3分) 阶段 代表人物与派别 对待西学的态度和认识 第二阶段 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 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三阶段 李鸿章等洋务派 领导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第四阶段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 开展维新变法,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要求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2)态度变化:从排斥学习西学到接受并宣传西学。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的深化过程。(2分) 原因:列强侵华不断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运动风起云涌;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等。(任答两点即可)(2分) 【解析】 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9原创)探究问题。

材料一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在李鸿章的主持下创办,3年后招商局奇迹般地从洋商那里分回了1300余万两的市场份额,并把一些外商轮船公司击垮,长江上的华商航运已经占了六成。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然据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闲冗之员,全凭情面,如州县干脯之例,名列局中,身居局外,此等无功食禄,坐耗利源……每岁亦需巨资”。一些总办经常以“办公为名,位置私人,滥行收录”。

材料二  早在1862年,清政府就准备向西方购买一支近代舰队,让在英国养病的中国海军总税务司李泰国代为购买,这就是著名的“阿思本舰队”事件,历时6年,在赫德、李泰国及他们背后英政府的支持下,清政府耗白银110万两,未收得一块轮船铁板,落得个财船两空。

材料三  李鸿章晚年曾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庚子西狩丛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是在什么情况下创办的?

(2)李鸿章所说“纸糊的老虎”说明什么?试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探究其原因。

 

 

查看答案

以下是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其数据变化说明

时间

哲学、宗教

自然、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

历史、地理

文学、艺术

合计

年平均数

1895年前

1

4

1

2

3

11

 

1896〜1911年

38

172

366

238

136

950

63.33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A.洋务运动已彻底失败

B.戊戌变法取得重要成果

C.国人对日本一无所知

D.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需要

 

查看答案

(2019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

——瓦德西

材料二  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1)材料一指的是哪次侵华战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慈禧太后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3)有人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一定意义上讲是列强鉴于中国人民反抗使瓜分企图破产的事实,对侵华政策的调整。”请你结合史实简要评述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顽固派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应辩道: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地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

材料二康有为求学之初,就特别留心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各种经世之学。他到过香港、上海,看见西洋人地方行政整齐,觉得这种行政必有文化思想的背景和渊泉。

材料三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为广开民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代中国几乎必然地会转化为政治力量;维新人士还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早了胡适20年,可以说,后来的许多进步主张,在戊戍维新的时候都已露出了端倪。

(1)材料中的“祖宗之法”主要指什么?维新派为改变“祖宗之法”所做的努力有哪些?

(2)据材料和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主张变“祖宗之法”的原因。

(3)据材料三,谈谈你如何理解维新运动在社会上的“思想启蒙”作用。

 

查看答案

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