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中法、中日两次的战役,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中法、中日两次的战役,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

材料二 孙中山说:“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变更。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

材料三 武昌起义爆发后,北京的王公大臣“狼狈恐惧之态达到了极点,犹如风声鹤唳,使其胆寒。上自摄政王,下至小吏旗兵都不知所措,且皆不顾国家之命运如何,唯独担忧自家生命财产之安危,丑态百出,实则悯笑。”《英国画报》评论说,清朝二百五十多年的统治已经直接受到革命的冲击,孙中山很有可能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统。《美洲亚洲协会杂志》将辛亥革命看做“中国复兴过程中一个必然事件”。

(1)据材料一概括出戊戌变法的原因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认为“国民革命”与“英雄革命”的区别是什么?他的哪一思想体现了“国民革命”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中国复兴过程中一个必然事件”?

 

(1)原因:中法、中日战役的失败使中国人受到教训或民族危机加深。目的:变法自强或救亡图存。作用:在当时社会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2)英雄革命:推翻民族压迫。国民革命:除了推翻民族压迫,还要变革国体民生;体现自由、平等、博爱精神。思想:三民主义。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解析】 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A.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B.照搬了英国政治体制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查看答案

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 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B. 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C. 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

D. 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

 

查看答案

“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这一对联反映了(  )

A.戊戌变法促进思想启蒙 B.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

C.二次革命捍卫民主共和 D.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战争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B.《南京条约》和义和团运动

C.《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图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B.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灭亡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