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18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浅色树干上,大多数桦尺蠖体色是...

18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浅色树干上,大多数桦尺蠖体色是浅色的,少数深色;100年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黑褐色,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浅色却成了少数.下列有关桦尺蠖体色由浅变深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桦尺蠖体色的深或浅是可以遗传的性状
B.树干变成黑褐色是桦尺蠖种群体色变化的环境条件
C.食虫鸟对桦尺蠖种群体色的变化起到了选择作用
D.环境条件改变后桦尺蠖主动改变体色以适应新的环境
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解析】 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变异类型,其后代有浅色桦尺蠖和深色桦尺蠖.1850年前桦尺蠖所处的环境颜色是浅色的,因而灰桦尺蠖的体色是与环境颜色一致的,是一种不易被敌害发现的保护色;工业污染后使环境颜色变深,这时,浅色桦尺蠖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形成了反差,成了易被敌害发现的体色,而深色桦尺蠖的体色这时反而成了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达尔文认为,自然条件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就不同,在这里,环境的颜色成为了“选择者”,凡是具有有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的就被保留下来,具有不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的就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因此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即外界环境的颜色对桦尺蠖的体色作出了选择. A、桦尺蠖体色的深或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可以遗传的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B、生物适应环境,树干变成黑褐色是桦尺蠖种群体色变化的环境条件,故不符合题意; C、食虫鸟把与环境反差大的浅色桦尺蠖吃掉,而深色的桦尺蠖与环境颜色相似食虫鸟不易发现,因此食虫鸟对桦尺蠖种群体色的变化起到了选择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D、环境条件改变后是环境对桦尺蠖的体色进行了选择,不是桦尺蠖主动改变体色以适应新的环境.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物的变异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变异可以遗传的是( )
A.小亮喂养的花猫生了一只白猫
B.小华在纸箱里培育的蒜苗叶片发黄
C.小刚经过严格的训练后跑得很快
D.小林暑假经常到海里游泳皮肤晒得很黑
查看答案
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活动中,某小组提出了以下四种测定花生果实大小的取样方法,其中最佳的方法是( )
A.在大花生中取30粒较大的,在小花生中取30粒较小的
B.在大花生中取1粒最大的,在小花生中取1粒最小的
C.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1粒
D.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30粒
查看答案
白化病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关于白化病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父母都患病,子女可能是正常人
B.子女患病,父母可能都是正常人
C.父母都无病,子女必定是正常人
D.子女无病,父母必定都是正常人
查看答案
人的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如果父母双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组成都是Aa,其子女是单眼皮的可能性为.
A.100%
B.75%
C.50%
D.25%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玉米的白粒与黄粒
C.兔的长毛与黑毛
D.家兔的白毛与北极狐的白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