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降低呼吸作用的是( ) A.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B.粮食晒干后...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降低呼吸作用的是( )
A.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B.粮食晒干后储存
C.冰箱贮存蔬菜保鲜
D.温室栽培植物时夜间适当降温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根的呼吸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析】 A、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水涝,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及时排涝,可以促进根的呼吸,防止烂根;故符合题意; B、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刚收获的种子含水量多,呼吸作用旺盛,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因此种子应尽快晒干;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因此晒干后储存,是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C、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因此冰箱贮存蔬菜保鲜熟记抑制了蔬菜的呼吸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D、温室栽培植物时夜间适当降温,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明同学于4月中旬晴朗的一天作了如下探究:从早上6点开始,在同一植物的相同位置上,每隔6小时摘取一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待取了4片(依次为甲、乙、丙、丁)后,同时进行脱色处理后再滴加碘液,颜色(蓝色)最深和最浅的依次是( )
A.甲丙
B.丙甲
C.乙丁
D.乙甲
查看答案
用黄豆发黄豆芽,1千克黄豆可发5千克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总量( )
A.逐渐增多
B.逐渐减少
C.不变
D.先少后多
查看答案
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源是( )
A.阳光
B.消费者
C.生产者
D.分解者
查看答案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区别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可通过下列哪个结构加以区分(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壁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8月9日,“中国横渡第一人”张健经过36小时奋战,不间断游完了69公里的泳程,成功横渡兴凯湖,完成了人类不间断畅游最长淡水湖的挑战.兴凯湖是著名的湿地生态系统,湖中生有大量的鱼、虾等生物,是人们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1)湿地具有______ 和蓄洪抗旱的作用.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
(3)若当地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湖中的鱼虾等生物大量死亡,生态平衡会受到严重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______
(4)张健能成功横渡,这与他强健的体魄、发达的肌肉有关,请问骨骼肌的组成是______
A.骨骼和肌肉       B.肌腱和肌腹    C.关节和肌肉    D.骨和肌肉
(5)兴凯湖大白鱼的运动器官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