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从外界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叫做...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从外界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B.动物在冬眠状态下呼吸会完全停止
C.呼吸时肺内气压始终大于外界气压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高,氧气含量比空气低
此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肺的通气、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可以从肺的通气、呼吸作用的概念、冬眠时的呼吸特点、吸气呼气时的肺内气压变化、气体变化方面来切入. 【解析】 A、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人体从外界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故不符合题意; B、动物在冬眠状态下呼吸会非常弱,而不是完全停止,如青蛙冬眠时主要用皮肤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C、平静吸气时,肋间外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吸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故不符合题意;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高,氧气含量比空气低的主要原因是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被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所利用消耗掉了,同时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体发育过程中,各器官、系统的发育是有一定次序的,其中最晚发育成熟的是( )
A.消化系统
B.泌尿系统
C.生殖系统
D.循环系统
查看答案
某中学“爱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④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4号试管中不搅拌(以上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与馒头块、唾液与清水都是等量的).其中第①种处理是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第②③④种处理都是①的对照实验,利用你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两种处理为对照实验.
(2)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的作用.
(3)以上三种处理中,哪种处理不妥,请回答并指正______
(4)在设计此探究方案时,有的同学建议:“除了以上四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五种处理,即: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五种处理有必要吗?______
查看答案
请同学你认真阅读下面的资料,并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的问题.
在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们江北水城的许多农民也走上了采用温室塑料大棚生产各类花卉、蔬菜的致富道路.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其实,采用温室生产各类花卉、蔬菜是20世纪80~90年代兴起的一项农业技术,它的出现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依靠老天种植的历史:在冬天生产出原本在夏天才能生产的蔬菜,即“反季节蔬菜”.可是,这项农业技术一直未能得到农民的高度重视.只是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在一些农民真的受益之后,才得到了充分地认可,从而大大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请问:
(1)在蔬菜生长的旺盛时期,透明塑料膜内侧常有一些水滴.这些水滴主要来自植物的哪种生理作用?
(2)采用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大棚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______
(3)菜农常常对大棚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料,这样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也大大增加了大棚内的CO2浓度.CO2浓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如果一次施肥过多,请你预测对蔬菜造成的后果将是______,产生此后果的原因是______
(4)假如甲、乙两植株的基因组成均为Aa,丙植株是它们的杂交第一代,则丙植株可能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如果在易倒伏的番茄植株中发现了抗倒伏的植株,而且能够多年保持其优良性状,说明该品种发生了______变异,发生该变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表示人体某些生理活动、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2)E表示的生理作用叫做______
(3)完成过程B和C所遵循的原理是______
(4)在此探究实验中,哪一装置该用于吸气并作为对照?
(5)该实验的现象是______
(6)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
新华社2005年2月16日消息:历经七年的努力,《京都议定书》被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于当日生效.《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2012年间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那么制定《京都议定书》的目的是( )
A.减少酸雨对全球区域性造成危害
B.减少大气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的危害
C.减少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危害
D.减少水污染对全球海洋渔业造成的危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