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我国科学家将某种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中,培育出一种能产生毒素、杀死棉铃虫的抗虫...

我国科学家将某种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中,培育出一种能产生毒素、杀死棉铃虫的抗虫棉.科学家通过对棉铃虫的基因组成进行分析,发现不抗毒素基因(B)对抗毒素基因(b)为显性.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抗虫棉的培育成功说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
B.抗毒素棉铃虫的基因组成都是bb
C.不抗毒素棉铃虫的基因组成都是BB
D.种植抗虫棉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本题考查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析】 A、将细菌的抗虫基因转移到棉花的受精卵中,由于棉花体内具有细菌的抗虫基因,抗虫效果明显.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故不符合题意. B、当生物体表现显性性状时,其基因组成可能是纯合的,也可能是杂合的,因为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会表现出来.因此不抗毒棉铃虫的基因型有两种情况:BB或Bb;抗毒素为隐性性状,当害虫表现为抗毒素时,其基因组成是纯合的,即bb.故不符合题意. C、不抗毒素棉铃虫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故符合题意. D、种植抗虫棉,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因此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有利于( )
A.提高世界粮食产量,解决粮食危机
B.破解人类遗传病发生的原因和死亡之谜
C.彻底消灭一切人类疾病
D.减少环境污染,创造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
查看答案
一对正常夫妇,他们的双亲中都有一个是白化病患者.预计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可能性是( )
A.75%
B.50%
C.25%
D.12.5%
查看答案
豌豆的高茎(E)与矮茎(e)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把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中有高茎198株、矮茎189株,则亲代的基因组合方式应是( )
A.EE×ee
B.Ee×ee
C.Ee×Ee
D.EE×Ee
查看答案
2000年6月,科学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发现人类基因数目约为3.4~3.5万个.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
B.基因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C.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D.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
查看答案
下列几项中对变异在生物学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够使生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B.所有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C.变异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使生物不断进化
D.人们可以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变异选育新品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