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l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笫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 只    8只    1 0只   8 只
为了使实验结沦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表达和交流.
此题考查的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通过此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 【解析】 (2)由于提出的问题是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可作出两种假设: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或鼠妇不会选择阴暗的环境都可以. (3)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目的是设置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 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4)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明亮环境中平均一只鼠妇,阴暗环境中平均九只,故可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故答案为:(2)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或鼠妇不会选择阴暗的环境都可以. (3)光照;否;一只鼠妇数量太少,误差太大,实验偶然性太大.(4)求平均值;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A、B、C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请分析回答:
(1)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称为______
(2)图中A是______者,B是______者,它们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食物链和______
(3)C是______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____________.从图中分析可知,C对生态系统的物质______起着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如果该系统中喷洒了含有有机汞的农药,体内残留有机汞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未体现出非生物成分和______
(3)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共有食物链______条.写出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是:______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通过______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5)该食物网中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______;青蛙和食草昆虫的关系是______
(6)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今年十一期间,王聪明同学去爬文峰山,他认识并记录了在文峰山上的一些生物.下面是他记录的部分生物名称:银杏、各种野蘑菇、毛白杨、狗尾草、蝴蝶、青蛙、灰喜鹊、华山松、蜗牛…
(1)请你按下列要求将上述生物进行归类.
动物:______
植物:______
其他生物:各种野蘑菇等.
(2)请用图解的方法表示出文峰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
查看答案
完成下列填空:
(1)鲸鱼、蘑菇、杨树、珊瑚虫等有很多的差别,但都属于生物,因为它们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等.(只需写出三条即可)
(2)在草场上适度放牧,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会保持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但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破坏生态平衡,这个事例说明了______
(3)养花时我们经常要给花松土、浇水、施肥.上述做法能够为花的生存提供的条件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最有可能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丙→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