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小明发现园林师傅在移栽植物时,常常剪掉部分枝叶,这是为什么呢?于是,他设计了如图...

小明发现园林师傅在移栽植物时,常常剪掉部分枝叶,这是为什么呢?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进行验证.
(1)针对小明的疑问以及所做的实验设计,他作出的假设应该是   
(2)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两小时后,请你预期,塑料袋内壁上水珠较多的是装置    ,这说明    是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
(3)若往甲瓶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取出枝条纵切,会发现枝条的木质部被染红了,这是因为木质部中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     (填导管或筛管),它属于    组织.
(4)上述的研究方法属于    法.
(5)如果将其中的一片叶片纵切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6是    ,它是气体和水分进出植物体的门户,它由一对    细胞组成.
(6)1和3组成叶片的表皮,它属于    组织.
manfen5.com 满分网
此题考查的是探究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知道对照实验的变量只有一个.结合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解析】 (1)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所以,小明的假设是去掉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2)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乙塑料袋内的枝条除去其全部叶片;甲塑料袋内的枝叶保持完整;③号的叶片最多,因此蒸腾作用最旺盛,故水珠最多的应是甲塑料袋.该实验说明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3)植物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往上运输的.因此枝条纵切面上被染红的部分是木质部(或导管),属于输导组织,红墨水(无机盐、水)在该部位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 (4)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所以小明采用的方法是实验法. (5)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 (6)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故答案为: (1)去掉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2)甲  叶 (3)导管;输导组织 (4)实验法 (5)气孔;保卫 (6)保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同学们在清扫学校的仓库时,发现墙角的潮湿的拖布和扫帚下面有许多鼠妇,当他们拿起拖布和扫帚时,鼠妇迅速逃走.
(1)针对上述情形,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请对其中的一个问题作出假设   
(3)请对作出的假设设计实验步骤:
(4)你的实验的变量是   
(5)你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
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历程的奇妙变化,请根据下图所示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    过程,④表示细胞的    过程.
(2)人的皮肤表层主要是由图中的    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    组织.
(3)杨树的叶与人体的胃应该同属于    结构层次.
(4)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较,水稻植株的结构中没有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下列关于蒸腾作用对自然界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提高了空气湿度
B.增加了降雨量
C.调节气候
D.维持大气气体成分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
为了保护大熊猫,我国在四川建立了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大熊猫的措施属于( )
A.人为保护
B.迁地保护
C.自然保护
D.就地保护
查看答案
现存的生物基本上都能适应环境,但有些生物面临灭绝的危险,这说明( )
A.物种是不变的
B.生物物种需新旧更替
C.生物的寿命是有限的
D.适应环境具有相对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