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根据此图回答: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_____...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根据此图回答: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______.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象;此时必须转动图中标号为______的部件.
(3)观察时应先选用______物镜.(填“高倍”或“低倍”)
(4)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很小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升降范围较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______]______;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6)把玻片标本放在[______]______上后,要用[______]______压住,标本要正对[______]______的中央.
(7)当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有时会暗,原因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本题主要通过显微镜的模式图,来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从而实现增强学生图文转化能力.首先要识别出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再根据各部分的作用逐题进行分析作答. 【解析】 结合图示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如下:1镜座,2镜柱,3镜臂,4镜筒,5目镜,6转化器,7物镜,8粗准焦螺旋,9细准焦螺旋,10载物台,11通光孔,12压片夹,13遮光器,14反光镜. (1)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正确的顺序是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2)(3)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先用低倍的物镜找到物像,需要时再换高倍的物镜.寻找物像时,先用8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然后用9细准焦螺旋使物像调清晰. (4)遮光器是用来控制通过镜筒的光量,可通过选择不同的光圈实现.使用时,光线强用小光圈,光线弱用大光圈. 反光镜是显微镜观察时获得光源的装置,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转动反光镜,可使外面光线通过通光孔照射到标本上.使用时,光线强用平面镜,光线弱用凹面镜. (5)镜臂上有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大的叫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升降镜筒较慢,可以细调焦距. (6)用显微镜观察时,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后,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7)当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有时会暗,原因是:遮挡了光源. 故答案为:(1)②①③④. (2)8. (3)低倍. (4)13遮光器;14反光镜. (5)9细准焦螺旋;8粗准焦螺旋;7物镜;3镜臂. (6)10载物台;12压片夹;11通光孔. (7)遮挡了光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
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时间裸地草地灌丛
早晨45.660.778.9
中午29.549.661.3
晚上35.255.973.5
(1)小组内的四个同学,在测量过程中的不同做法,哪个是正确的?(   
A、甲在裸地看到一个小水洼,非常高兴地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
B、乙在裸地、草地和灌丛三个不同地点,早中晚各分别测量了一次,并认真记录;
C、丙坚持每次都用同一个干湿计来测量三个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
D、丁为了更方便稳妥地测量,在灌丛中把干湿计放在地上进行测量.
(2)请你根据给出的数据,画出一天内,裸地、草地和灌丛三处空气湿度变化的曲线.   
(3)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    ,而湿度最小的是    ,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        是不同的;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    ,最小的时间是    查看答案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manfen5.com 满分网
(1)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作用______
(3)图乙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____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图甲中______部分,由此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查看答案
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
材料二: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里,只浇水.经过五年,再次称重,柳树质量已达80多千克,而泥土减少却不到100克,如图甲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材料三:18世纪,英国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乙实验发现,A钟罩内的小鼠很快死亡,B钟罩内的小鼠却可活较长时间.
材料四:1864年,德国萨克斯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现象称为光合作用.
(1)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成立,则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为   
(2)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   
(3)如今,依据碘能使淀粉变    色的特点,常通过检测淀粉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为便于观察,需进行如图丙的实验,当实验结束取出小烧杯后,可观察到酒精和叶片的颜色分别是    查看答案
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
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温度⑤一定生存空间⑥水.
A.⑤⑥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⑥⑤
C.④③②①⑥⑤
D.⑥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用于显微镜观察研究的材料必须是( )
A.新鲜的
B.完整的
C.薄而透明的
D.干燥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