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生物学家研究岩石层中的化石后,鉴定出一个物种,他认为这个物种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位古生物学家的依据是( )
A.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岩石层中
B.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新的岩石层中
C.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和较新的岩石层中
D.该物种的化石在岩石层中从未出现过
(12分,每空2分)某同学由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温度能否影响甲状腺素的活性。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实验。实验步骤:
⑴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编上号(A、B、C),分别装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
⑵取发育状况不同的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A、B、C号玻璃缸中,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的适宜外界条件下培养。
⑶每天同时向A、B、C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普通饲料、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用60℃温水处理1小时的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
⑷过几天比较蝌蚪的发育状况。
在实验步骤⑴、⑵、⑶中各有一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改正: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①若B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而A、C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说明
②若B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C玻璃缸内次之,A玻璃缸最慢,说
明 ③若B、C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而A玻璃缸内较慢,说
明 。
(4分)实验探究题
1.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2.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
3.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螫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4.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5.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不去吞吃了。
6.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问题:
(1)实验1、2、3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 行为。
(2)实验4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 行为。
(3)实验6证明了蟾蜍在实验3、4、5中确实建立起新的 行为。
(4)在这两种行为中,更有利动物生存和繁殖的行为是 行为。
下图是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7分)
1、请填写出各序号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是作为分解者参与 。参与这一作用的生物还有 。
3、在自然界中碳的循环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
下图是骨骼和肌肉协作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10分)
(1)图中肌肉③是 ④是
(2)图A是 动作.这时,肌肉④处于 状态,肌肉③处于 状态
(3)图B是 动作.这时,肌肉③处于 状态,肌肉④处于 状态.
(4)当手处于自然下垂的时候,③和④的状态是 和 。
(每空1分,7分)下图是有荚膜的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细菌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⑤ ④ ③ ②
(2)从细菌的形态上看此细菌属于 。
(3)⑥的作用是 ,①的作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