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小杨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杨不禁感到 奇怪:鼠...

小杨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杨不禁感到

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杨推测:鼠妇怕光。

他捉了10只鼠妇,放在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的纸盒中央,静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

动向,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1)小杨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                              

2当小杨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                         

3该实验中,要有效控制的变量是           。纸盒的一半遮光(形成黑暗环境),另一半不遮光,目的是起          作用。

410分钟后出现的情况应该是                     ,据此,小杨能得出的结论是       

5上述实验中能不能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或只进行一次观察?        。为什么?     

6实验完成后,应如何处理鼠妇?        

 

(1)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 (2)鼠妇怕光; (3)光照;对照; (4)移向黑暗一端的鼠妇多(或鼠妇全部移向黑暗的一端);鼠妇怕光; (5)不能;只放1只鼠妇可能会因出现偶然性而使实验发生误差; (6)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解析】 试题分析: (1)通过阅读题干可知,小明产生的疑问是: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 (2)通过阅读题干可知,小明推测:鼠妇怕光,因此,他作出的假设是鼠妇怕光。其实假设也可以从反面假设,如鼠妇不怕光。都可以,关键是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他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设置惟一的变量是光的对照组,因为小明作出的假设是鼠妇怕光,所以要设置以光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 (4)10分钟后出现的情况,已经与小明的假设相吻合,既移向黑暗一端的鼠妇多(或鼠妇全部移向黑暗的一端);因此结论是鼠妇怕光; (5)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6)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给他一个建议: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考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番茄果实的表皮属于_______组织,果肉属于_______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就叫_________,植物有六大器官,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生殖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营养器官。

 

查看答案

请分析回答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观察等相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⑴若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0×(如图1),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        倍。

⑵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染色时所用的染剂是         。(从图2中选择)

⑶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与图3中的       (填“甲”或“乙”)相同。

⑷无论甲细胞还是乙细胞,遗传信息库都是[   ]            

 

查看答案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除      外,细胞是大多数生物体_______和_______的基本单位,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细胞内具有保护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_________;具有支持细胞、保护细胞的结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我们把           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统称为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___因素,另一类是___________因素。蚯蚓可以疏松土壤,说明生物能___________环境,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说明生物能_________环境。

 

查看答案

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活动中,首先应确定调查的   

A.目的和对象   B.范围和方案   C.方法和顺序    D.范围和顺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