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如图所示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

如图所示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C 【解析】显微镜的观察包括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放置玻片标本 4、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3)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所以图示中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 故选:C 【学科网考点定位】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名师点睛】图①是放置玻片;进行图②所示操作时,眼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图③没有放玻片标本,眼视目镜,因此是对光。该步操作的目的是使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 在同一直线上。图④的操作是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中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

选项

生物特征

实例

A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

B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流感病毒

 

 

查看答案

实验法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常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某班学生用黑、白围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人类生男生女的几率问题。他们做了如下的模拟实验:

Ⅰ.实验材料:黑棋子10颗,标记X;白棋子10颗,5个标记X、5个标记Y;纸盒两个,代表父亲和母亲。

Ⅱ.实验步骤:

①将10颗黑棋子和10颗白棋子分别放入两个纸盒中,各自混匀。

②随机从两个纸盒中各取一颗棋子,在表格中记录染色体的组合情况。然后将选取的棋子放回原纸盒中,混匀。

③重复步骤②几次。

Ⅲ.某小组实验结果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结果

XY

XY

XX

XY

XX

XY

XX

XY

XX

XY

 

请结合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黑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__________,其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

(2)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____(成对/成单)存在的,将黑棋子和白棋子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__________过程。

(3)该组同学得到的数据处理结果是男女比例为__________;而理论上,男女出生性别比应约为__________。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4)后代是男孩还是女孩取决于__________(父亲/母亲)提供的生殖细胞的类型。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儿子,笫二胎生女儿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菟丝子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下图1即为菟丝子,它经常缠绕在其他绿色植物的茎秆上生长,某生物小组对于其营养方式和“取食习惯”很感兴趣,并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1)通过观察发现,菟丝子没有叶片、不含叶绿素。因此,它不能像大多数植物一样,通过__________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菟丝子长出一种附属器官刺入寄主植物体内获取所需养分。据此判断菟丝子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

(2)科学家推测:菟丝子是通过“嗅觉”来寻找寄主的。为了检验这个假设,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如图2选取长势良好的10盆菟丝子幼苗,在每一盆种有菟丝子幼苗的花盆里,距幼苗相同距离处插入两根棉签,编号甲、乙。

第二步:在甲棉签上滴加用某液体溶解的番茄茎提取物(具有挥发性),乙棉签上滴加等量的某液体。

第三步: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菟丝子的生长情况。

请回答:

①实验中,设置乙棉签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本实验中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__

③多次重复实验后,观察到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证明假设成立。

(3)令人惊奇的是,菟丝子竟然“挑食”。比如在小麦和番茄间,它更偏爱以番茄作为寄主,如果要证明这一点,则需要把上面实验的第__________步进行改变,改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当你漫步乡间小道或到牧区游览时,常可发现滚动着的粪球。仔细瞧瞧,原来是蜣螂在搬运“宝贝”——充饥的粮食。蜣螂,俗称屎壳郞,多以动物粪便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它常将粪便制成球状,滚动到可靠的地方藏起来,然后再慢慢吃掉。一只蜣螂可以滚动一个比它身体大得多的粪球。处于繁殖期的雌蜣螂则会将粪球做成梨状,并在其中产卵。孵出的幼虫以现成的粪球为食,直到发育为成年蜣螂才破卵而出。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是这样描写蜣螂的:当第一次脱皮时,这个小昆虫还未长成完全的甲虫,很少有昆虫能比这个小动物更美丽,半透明的黄色如蜜的色彩,看来真如琥珀雕成的一般。它差不多有四个星期保持这个状态,到后来,重新再脱掉一层皮。这时候它的颜色是红白色,在变成檀木的黑色之前,它是要换好几回衣服的,颜色渐黑,硬度渐强,直到披上角质的甲胄,才是完全长成的甲虫。

(1)法布尔为了观察蜣螂的行为,整天趴在地上,专注地盯着蜣螂看。有时候蜣螂跑动,法布尔竟然学着昆虫在地上爬动着追赶蜣螂。法布尔这种研究方法属于__________法。

(2)蜣螂滚粪球除了把粪球作为食物,还和它们的__________行为有关。其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生。

(3)结合法布尔《昆虫记》的描述,并观察材料中蜣螂幼虫与成虫的对比图片,分析可知,蜣螂的发育类型属于__________变态发育,与家蚕一样,其发育经过__________个阶段。

(4)小明在阅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后提出问题:蜣螂滚粪球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他打算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选作初始实验材料的应该是_____

A.球状的粪球            B.梨状的粪球

C.从粪球中爬出的幼虫    D.野外抓到的蜣螂

(5)经过反复实验验证,小明得出蜣螂滚粪球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的结论,并认为蜣螂滚粪球这种行为的产生,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6)蜣螂虽然是不起眼的小动物,但在自然界中也有很大的作用。下列叙述中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是_____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那么跑得第二快的动物是谁呢?这块银牌属于北美大平原上的一种食草动物——叉角羚。据测算,它们跑起来最快可达88公里/时,还能以56公里/时以上的速度一口气跑上四分钟。如此惊人的奔跑能力,比狼、灰熊和美洲狮等当地食肉动物超出太多,几乎“没有意义”。此外,特殊的身体结构也让它们付出了耐寒能力差、不擅长跳越障碍等代价。那么,叉角羚到底为何会演化成这个样子呢?

古生物学家估计,在北美洲曾经生存过高速食肉动物。后来,人们发现了北美猎豹的遗骸和化石。根据化石分析,它有许多与现生猎豹相似的身体特征——短脸、修长躯干、长而瘦的四肢、结构轻巧的肢骨,而且捕猎方式很可能和现生猎豹一样——通过短距离冲刺追上猎物。有关它的最后化石记录大约在1.3万年前,也就是上一次冰河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根据少量遗骸所保留的DNA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北美猎豹在亲缘关系上更接近于美洲狮,与猎豹较远。

据记载,距今1.5-1万年前,全球有6℃升温,可能导致植物大量死亡。在北美洲,大量食草动物灭绝,北美猎豹等多种食肉动物随之消失。残存下来的少量叉角羚,后又繁殖起来,从此“失去对手”。

一些美国科学家正在筹划“更新世野生动物复兴计划”,意图在美国的一些大型野生牧场中引入大象、骆驼、野马、狮子等冰河期北美大型动物的近亲,甚至在部分保护区里“重建完整的北美史前生态”。其中就包括引入非洲猎豹,以扮演叉角羚的“天敌”。

(1)研究古生物的最主要材料和证据是__________,它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在研究北美猎豹的过程中,还用到了__________的方法,这是现阶段研究生物亲缘关系最准确的方法。

(2)叉角羚的祖先并不像现在一样是高速动物,按照达尔文的__________学说,对叉角羚进化历程的解释是:叉角羚的后代奔跑速度有的快,有的慢,这种个体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__________。在生存斗争中,奔跑速度慢的个体容易被__________,保留下来的往往是__________的个体,而这样的优良性状会__________给后代,经过上百万年的进化,终于造就了叉角羚的“飞毛腿”。

(3)请结合本题阅读材料,谈一谈你对“更新世野生动物复兴计划”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