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在下列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

在下列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组别)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温度(℃)

23

23

23

5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发芽率

98%

0

98%

0

 

(1)上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______组对照实验。

(2)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甲组和______组构成对照实验。

(3)甲组和丁组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4)每个培养皿中都放入一定量的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

(6)几周后,种子中的______发育成幼苗。

 

3 丙 适宜的温度 避免出现偶然性 作对照 胚 【解析】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分析: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 (1)甲组分别与乙、丙、丁组都只有一个变量水分、光照、温度,因此如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3组对照实验。 (2)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因此可选用甲组和丙组构成对照实验。 (3)甲组和丁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甲组23℃种子发芽率98%,丁组5℃种子发芽率0。因此甲组和丁组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4)1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多。因此“每个培养皿中都放入一定数量的种子即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 (5)甲组分别与乙、丙、丁组都只有一个变量水分、光照、温度,因此设置甲组的目的是主要是为了作对照。 (6)在种子中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故答案为: (1) 3 (2) 丙 (3) 适宜的温度 (4) 避免出现偶然性 (5) 作对照 (6) 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种子的萌发除受温度、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影响外,是否还受其他生物因素影响?有人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下表是他们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注:有蒜是指在各培养国皿中加入了2克碾碎的大蒜籽,无蒜则未加,实验过程提供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

(1)该实验探究的具体问题是__________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的方法是设置___________实验。

(2)实验结果表明,大蒜籽只对______________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而对其他三种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的作用。

(3)请根据本题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结果在大蒜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此时地下部分已形成大蒜籽)时,再向间行(即在两行大蒜苗之间)播种莴苣种子或者豆角种子,那么,哪种方案更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是菜豆、玉米种子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__

(2)能保护种子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是图中的_________。将来发育成根的是图中的_________

(3)玉米种子的__________________愈合在一起,不易分开,通常所说的玉米种子实际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农业生产上,施用化肥和农家肥的目的是为农作物提供(   )

A. 蛋白质、无机盐    B. 糖类、无机盐    C. 无机盐、蛋白质    D. 无机盐、无机盐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种子萌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种子的自身条件是种子萌发的内在因素

B. 温度、空气和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C. 外界条件要通过内在因素才能使种子萌发

D. 内在因素要通过外界条件才能使种子萌发

 

查看答案

将浸软的小麦种子放在酒精灯上燃烧,直到剩下灰白色的物质为止。灰白色物质的成分是(   )

A.     B. 蛋白质    C. 无机盐    D. 淀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