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 (2)在此...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

(2)在此食物网中,总共有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一条食物链为__

(3)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良好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____

(4)如果鼠的数量减少,短期内蛇的数量怎样变化__

(5)蛇和鼠之间是__关系.

(6)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

(7)某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通过食物链不断__,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

(8)生态系统具有__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1)草; 鹰; (2)5; 草→鼠→蛇→鹰; (3)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4)减少; (5)捕食; (6)太阳能; (7)积累; 鹰; (8)自动调节 【解析】试题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因而在食物链中,位于起始端的草数量是最多的,而位于最高营养级的鹰的数量是最少的。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有3个消费者即:草→鼠→蛇→鹰。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中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若要构成一个良好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4)“鼠的数量减少”,短期内蛇因食物不足而数量减少。 (5)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合作、共栖、共生、寄生、捕食、竞争。蛇以捕捉鼠为食,所以,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6)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7)“某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因此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鹰。 (8)在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但这种功能是有限度的,若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失调。鹰和蛇均以鼠、食草鸟为食,人们大量捕捉该生态系统中的鹰和蛇,结果对草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点睛: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病毒这一类生物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区别是,病毒(  )

A. 不能独立生活    B. 十分微小,不具备细胞结构

C. 没有细胞壁    D. 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

 

查看答案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  )

A. 增加温度    B. 增加营养

C. 便于计数    D. 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查看答案

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 蚂蚁    B. 大豆    C. 变形虫    D. 蚯蚓

 

查看答案

萝卜是大家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它的结构层次是

A.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

C. 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查看答案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图中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片?(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