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为该生态系统的生...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是______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引起草地季节性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枯草”在草地上不能长久留存,是因为______

(3)写出两条与麻雀有关的食物链: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4)为了杀灭蝗虫,向草地大量喷洒杀虫剂,你认为这会对该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内蒙古草原出现了沙漠化现象,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保护草原生态系统,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草、灌木(绿色植物) 温度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草→蝗虫→麻雀→鹰 灌木→麻雀→鹰 在杀死蝗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其他的一些生物,使当地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兴建草场水利、营造草场防护林 【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1)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草和灌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把太阳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因此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是草、灌木(绿色植物)。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引起草地季节性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枯草”在草地上不能长久留存,是因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把枯草分解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3)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与麻雀有关的2条食物链:①草→蝗虫→麻雀→鹰,②灌木→麻雀→鹰。 (4)蝗虫会减少,以蝗虫为食的其他生物也会减少,留在草上的杀虫剂还会毒杀其他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在杀死蝗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其他的一些生物,使当地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5)我国内蒙古草原的沙漠化现象,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保护草原生态系统,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兴建草场水利、营造草场防护林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制作植物细胞装片时用的是清水,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用的是0.9%的生理盐水。

(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能否用清水?_____,为什么?_____

(2)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探究: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用的是0.9%的生理盐水,而不能用其他浓度的生理盐水。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将此实验补充完整。

顺序

实验步骤

取三块洁净的载玻片,编号为1、2、3

向1号载玻片中央滴加1滴0.1%的生理盐水

向2号载玻片中央滴加1滴0.9%的生理盐水

向3号载玻片中央滴加1滴2.0%的生理盐水

用消毒牙签在漱净口的____内侧壁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并均匀涂抹在1、2、3号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

染色后用______倍镜观察细胞的形态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早春时节播撒棉花种子时需要覆盖地膜,主要是为了提高光合作用

B. 养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目的不单是确保鱼的饵料供应

C. 农业生产中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及时排水都是为了提高光合作用

D. 晴朗的中午适当掀开大棚主要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提高产量

 

查看答案

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 )

A. 降低光合作用    B. 降低蒸腾作用

C. 减少水分吸收    D. 增加水分吸收

 

查看答案

某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白天光照强、气温高,夜间气温较低,于是所产的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与别处相比(    )

A. 该地的土壤特别肥沃

B. 该地的葡萄品种与别处不一样

C. 该地的葡萄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 该地的昼夜温差大,白天光照强、气温高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气温低消耗的有机物少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甲、乙两装置来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以观察装满水并倒置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实验指标),实验中所产生的气体及其特点分别是(    )

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使快要熄灭的木条复燃  ④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