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公元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县(高寒冷、低氧气)发生了7...

公元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县(高寒冷、低氧气)发生了7.1级强地震.截至25日下午17时,已造成2220人死亡,70人失踪,12135人受伤.在地震面前,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全力抗震救灾.请你结合如图及所学生物学知识解答下列震灾救治问题:

(1)地震发生后,不论自救或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_____(填字母)系统的氧气畅通.

(2)救援队伍到达玉树后,大都会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心跳加速等“高原反应”.为适应缺氧环境,几天后其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将会_____(“增多”/“减少”).

(3)被困16小时的“感恩女孩”被挖出时的一句“谢谢,我打扰你们了!”感动中国.获救后该女孩头晕无力、饥饿难忍.医生马上为其点滴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随着血液的流动将最先到达她心脏四腔中的[]_____

(4)被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_____来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和无机盐.

(5)灾区重点人群接种疫苗后,体内将会产生_____,从而提高他们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A 增多 C右心房 尿液 抗体 【解析】试题分析:观图可知: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右心房、D表示右心室、E表示左心房、F表示左心室,据此解答。 (1)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只有保证呼吸道的畅通,才能更好地实现肺的通气,因此是A呼吸系统; (2)救援队伍到达玉树后,大都会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心跳加速等“高原反应”,为适应缺氧环境,几天后其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将会增多; (3)人体输入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由上、下腔静脉首先流入右心房,即图中的C右心房; (4)被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和无机盐; (5)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原,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因此,灾区重点人群接种疫苗,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疫苗相当于抗原物质,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从而提高人们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京制牛黄解毒片”和“蒙牛纯牛奶”包装盒上所提供的部分信息资料,请联系相关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京制牛黄解毒片”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_____.某女性在怀孕期间能否服用该药品?_____

(2)你父母在2008年6月18日,购买一箱有乙图标识的蒙牛纯牛奶,请问这箱牛奶是否过期?_____

(3)资料中用法用量中的“一日2次”是指每_____小时一次.

 

查看答案

资料一: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消息,2016年3月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575400例,死亡1544人.其中,甲类传染病中鼠疫、霍乱无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31932例,死亡1522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以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3%.

资料二:中东呼吸综合征(简称MERS )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在我国已发现首例病例,患者是从香港入境的韩国人,患病前他曾与患病的亲属接触过.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资料三:2016年4月16日00时25分在日本九州岛熊本县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2016年4月10日,阿富汗兴都库什地区发生地震,震级为7.1级,地震造成2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资料四:广东省近日新增3例H7N9禽流感病例,另有多人病愈出院.此外,香港和安徽省也分别增加一名.截止目前,黑龙江省暂时没有发现此类病例.

(1)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应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_____和易感人群.

(2)为防止该病在我国暴发流行,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将该患者以及与他有过接触的员进行强制隔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

(3)在抗震救灾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急救知识.有人有出血现象,血一点点渗出,据此可判断是_____出血.

(4)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内地出现抢购板蓝根的现象.钟南山院士提醒过多服用板蓝根对人体有害.图中显示板蓝根颗粒属于_____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5)随着科技的发展,可提取病毒的核酸并去掉其毒性基因,注射到细菌或真菌细胞内从而生产疫苗.这种疫苗的生产过程应用了_____技术.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查看答案

冬携雪花已渐行渐远,春风又吹绿了松花江畔,夏姑娘盈盈地笑着来了,大地柳绿花红,草长莺飞,一片生机盎然.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也一定会有一些社会现象引起了你们的关注.请同学们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并回答:

材料一:自去年5月以来,寨卡疫情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大肆流行,已有18个国家报告了感染病例.疫情最严重的巴西,感染者多达150万人,目前,寨卡疫情已遍及美洲多个国家,专家认为寨卡病毒与数千例新生儿小头症有关联.世界卫生组织已于今年2月宣布寨卡病毒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

材料二:2016年3月11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查获了一起毒疫苗案件,在社会上引起悍然大波.2010年以来,庞某卫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从上线疫苗批发企业人员及其他非法经营者处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舆情发酵速度极快,在曝光当日就被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重要新闻媒体报道,多家地方媒体发布评论文章.“问题疫苗”事件在舆论场中引发较大的恐慌情绪.

材料三: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据悉,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材料四:据报道:全国各地频现“血荒”.我国《献血法》中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材料五:健康问题,人人关心.健康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幸福,而了解一些用药常识,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卫生保健,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关心和帮助他人,同时将生物学知识和一份爱心传播开来.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人类很多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的特点是_____

A.无细胞结构    B.有成形的细胞核     C.分裂生殖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下列有关注射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①疫苗属于抗体  

②疫苗属于抗原

③从传染病防治措施看注射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④从传染病防治措施看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A.②④B.①③C.①④

(3)结合材料三分析:疟疾是由一种叫作疟原虫的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它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进行传播.蚊子的发育为完全变态,此过程经历了卵→幼虫→_____→成虫四个时期.

(4)结合材料四分析:在不影响健康的情况下,每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一位患者血型为A型,现急需大量输血,最好输_____型血.

(5)结合材料五分析:你知道“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的含义吗?关于安全用药,请你试着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等方面,任选一点谈一谈你的认识_____

 

查看答案

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对于救死扶伤具有重要意义.

(1)图一所示李新正在拨打“120”急救电话,他的叙述中缺少的必要信息是_____

(2)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打过“120”急救电话之后,应该马上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实施心肺复苏术时,胸外心脏按压速度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深度成人至少_____厘米.先做_____次胸外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在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反复进行直到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为止.

(3)遇到外伤出血的患者,需要及时止血.图三所示受伤部位C有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按压止血的部位应该是图中的_____点.

 

查看答案

2008年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在这场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全力抗震救灾.请你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答抗震救灾中对伤员的救援及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_____系统的畅通,只有该系统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

(2)被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受灾群众,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缺失的_____和无机盐;必要时,还可以少量食用蚂蚁、蚯蚓等无毒食物,以保持体内_____的供给.

(3)有人摔伤后发现胳膊受伤出血,同伴判断是静脉出血,同伴判断的理由是:_____,同时血液中的_____也起到止血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