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果蝇分布广、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有眼色、翅型、体色等多...

果蝇分布广、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有眼色、翅型、体色等多种性状,是遗传学的模式生物.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此为实验材料,揭示出了遗传学重要定律.请分析回答:

119105月,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    

2)果蝇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请写出这只白眼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3)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性状及数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果蝇长翅和残翅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亲代的基因通过     作为桥梁传递给子代.

4)果蝇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其发育过程属于    

5)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1)变异; (2)6+XY或3对+XY; (3)①长翅;②Aa;AA或Aa;③生殖细胞(或精子与卵细胞); (4)完全变态发育; (5)基因和环境 【解析】试题分析:(1)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变异. (2)已知果蝇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白眼雄性果蝇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则白眼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6+XY或3对+XY. (3)①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表中所示的遗传结果可知: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有长翅和残翅两种性状,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即长翅是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根据遗传图解亲代都是长翅,后代有残翅,因此残翅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亲本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都是Aa.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或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4)果蝇的发育过程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5)由于两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二所处的温度不同,导致表现型也不同,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1)变异; (2)6+XY或3对+XY; (3)①长翅;②Aa;AA或Aa;③生殖细胞(或精子与卵细胞); (4)完全变态发育; (5)基因和环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后、又叮咬了乙,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丝虫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是传染源

B. 乙被叮咬前是易感人群,叮咬后是传染源

C. 微丝蚴是传播途径

D. 消灭蚊子及其幼虫孑孓能有效降低丝虫病的发病率

 

查看答案

预防“现代文明病”的有效措施是(  )

A. 避免接触患者,以防感染

B. 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C. 随身携带急救药品

D. 常吃保健药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肌肉发达,运动能力强是健康的标志

B. 没病,没灾是健康的标志

C. 食欲好,吃得多,睡得好是健康的标志

D. 身体、心理方面和社会适应

 

查看答案

有些对胃有较大刺激的药物,都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原因是(  )

A. 为了服药方便,便于吞咽

B. 为了让药物在胃中慢慢地渗透出来,减轻突然刺激

C. 胃对胶囊不起消化作用,胶囊可以顺利经胃进入小肠

D. 以上几点都不对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属于安全用药,科学用药的是(  )

A. 在使用处方药时,只要遵守医嘱即可

B. 在使用非处方药时,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份

C. 日常疼痛无须去医院,可以直接去医药商店购买非处方药

D. 当朋友亲戚推荐某种感冒药药效好时,可以直接服用他们推荐的药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