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刘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甲、乙两支试管中...

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刘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

②在甲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拌;在乙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③将甲乙两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烧杯中,15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并回答:

(1)刘明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中设计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设计的对照组是_______试管(填甲或乙)。

(4)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试管中没有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吗 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唾液 乙 甲 甲中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 【解析】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1)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要针对要探究的问题作出,从实验设置看,该同学要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因此他提出的问题是: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吗? (2)假设不是随便作出的,应有一定的依据,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该同学可以做出的假设是: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该同学的实验设置中变量是唾液、对照组是乙试管。 (4)观察到的现象是:甲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是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2是食道,3是________

(2)在图二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6 ]_______________

(3)淀粉消化后,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

(4)能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脂肪能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胆汁是由[ 10 ]______________分泌的。

 

查看答案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  

A.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B. 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

C. 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    D. 有利于保护声带

 

查看答案

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阿当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高锰酸钾溶液2ml,然后用滴管分别滴加几种蔬菜汁液,观察结果如下,判断哪种蔬菜含有的维生素C最多。 (     )

蔬菜汁种类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蔬菜汁滴加量

14滴

8滴

15滴

11滴

 

 

A. 黄瓜    B. 青椒    C. 芹菜    D. 白菜

 

查看答案

AA级绿色食品的标志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该分别占(    )

A. 30%、30%、40%    B. 30%、40%、30%

C. 30%、30% 、40%    D. 30%、35%、35%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