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古人类 B. 森林古猿 C. 北京古猿 D. 大猩猩
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葡萄,甲地的葡萄比乙地的葡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葡萄的生长过程中,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
平均温度/℃ | 甲地 | 乙地 |
白天 | 33 | 33 |
夜晚 | 10 | 25 |
请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推理:
(1)导致甲、乙两地葡萄含糖量不同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
(2)其根本原因是:甲地夜晚呼吸作用_______(强/弱),白天光合作用_______(强/弱),葡萄积累的有机物比乙地________,所以葡萄就甜。
过去,在远航船员中,曾经有过“大海蛇”的传说。传说中的大海蛇,身长约1 000米,全身褐绿,能在海水中不停地游动,远远看去非常吓人。事实上,传说中的“大海蛇”是一种植物,它和海带是同宗兄弟,但比海带大得多,体长达100~400米,有类似根、茎、叶的结构。它的“根”有许多分枝,能将巨大的身体固着在海底的岩石上,但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因此被称为假根。在假根上长着又粗又长的柄,这就是它的“茎”。柄上每隔10~15厘米,生着一片扁平的假叶,假叶长可达1米左右,宽可达10~15厘米。每片假叶的基部都有1个气囊,里面充满着空气,活像打足气的小皮球。成千上万的气囊能使大海蛇的身体漂浮在海面上,弯弯曲曲随浪舞动,活像一条巨型的海蛇。
(l)你认为材料中的“大海蛇”是________植物。
(2)“大海蛇”这种植物用________进行繁殖后代。我们学过的蕨类植物、_______植物也是这样繁殖后代的。其中_________植物常被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饱满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请根据表格问答下
列问题:
装置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实验结果 |
甲 |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乙 |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 种子萌发 |
丙 |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 种子不萌发 |
丁 |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 ℃的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适宜的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_______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3)上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_______组对照实验。
某实验小组进行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探究实验(如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盆栽植物置于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叶片A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是准备与没被遮盖的部分进行_______。将叶片B沿着图中直线所示的位置切断主叶脉。
(3)将处理后的盆栽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摘取叶片A和叶片B,去掉黑纸片后,将叶片A和叶片B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______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为________色。
(4)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和叶片B滴加碘液。稍停片刻后,叶片A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色植物在光下积累的有机物是_________,遮光部分不变蓝。
(5)对照叶片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昆虫与杂食性鸟的关系是__________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5)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鸟类、狐和鹰,会造成______和______大量繁殖,毁坏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