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情况下的两天中,每天通过不同途径...

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情况下的两天中,每天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mL),结果如下表。

 

汗液

尿液

粪便

呼出气体

休息

100

1 800

200

300

运动

2 000

500

200

600

 

(1)这两天的失水量有什么不同?运动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2)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有什么意义?尿液为什么减少了?   

(3)运动时因呼出气体而散失的水量为什么增加了?

 

与完全休息相比,运动这一天散失的水分量要多许多。我们在运动时应多喝一些水 汗液蒸发能带走较多的热量,汗液分泌多,体内热量散失得就多,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由于运动时较多水分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液就相应减少了 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加深,呼出的气体明显增多,水分散失增多 【解析】(1)分析表中的数据知:这一天运动比休息散失的水分要多许多,所以我们在运动时应多喝一些水,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代谢平衡 (2)人由休息状态变为运动状态时,汗腺活动旺盛,汗液的分泌量明显增加,汗液蒸发时能带走体内较多热量,有利于运动时维持体温。由于运动时的水分主要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液就相应减少了。 (3)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加深,并且体温略有升高,所以呼出气体中的水量就增加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体温是人体________,测量体温时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的部位是________.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________,人体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感觉得灵敏度取决于__________在皮肤上分布的多少。       

 

查看答案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官.若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个点,当两点的距离小于一定程度时,就会被感觉成一个点.人能分辨皮肤上两点刺激的最小距离被称为两点阈.两点阈越小,表明两点辨别能力越精确.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是不一样的,研究者发现两点阈大小与神经分布的密度有关.下表是温斯坦在1968年的部分实验数据.请分析回答:

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单位:毫米)

裸露部位

覆盖部位

 

 

 

 

中指指尖

上唇

前颌

胸部

肩部

背部

2.5

5.5

15.0

36.0

41.0

44.0

 

(1)刺激皮肤能引起人体产生触觉,这是因为皮肤中含有________组织,触觉是在________ (部位)形成的.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人体________(具体部位)对刺激最为敏感,裸露部位比覆盖部位的神经分布密度________,这体现了________的生物学特点.

(3)研究过程中,若刺激中指指尖时用力过猛,被测者会出现缩手动作,这属于________反射,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是:指尖皮肤→________→脊髓→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大脑皮层________ 中枢→传出神经→肌肉,在此传导途径中,指尖皮肤属于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是皮肤结构模式图,请填指示线指示的结构名称.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8、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度,学生X利用一绘图笔在学生Y皮肤上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如图所示).学生Y蒙上眼睛后,学生X用针轻触测试区上的每一点,当学生Y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学生Y有正反应(即学生Y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比记录下来,结果如下表所示:

皮肤部位

手背

手掌

指尖

前臂

正反应百分率

50

85

100

75

 

(1)哪一测试部位对触觉最敏感?________

(2)描述学生Y从感到针触而到说“是”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