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2009年在全球范围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009年在全球范围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

(1)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看,甲型H1N1流感患者属于________;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对患者进行隔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对患者的衣物、住所及相关场所喷洒消毒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阻止健康人群与患者接触,健康人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注意饮食卫生和坚持锻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政府免费给医生、教师、学生等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方法。从免疫角度分析,所注射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相当于________,接种到人体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________,从而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起到免疫作用,这种免疫属________免疫。

 

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抗原 抗体 计划 【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甲型H1N1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对患者进行隔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对患者的衣物、住所房间及相关场所喷洒消毒药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健康人群与患者接触,健康人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注意饮食卫生和坚持锻炼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2)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抗原,是指抗原物质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不仅仅是指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中Ⅰ~Ⅳ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所属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圈,Ⅱ包含Ⅳ。下列不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A. Ⅰ免疫、Ⅱ非特异性免疫、Ⅲ特异性免疫、Ⅳ皮肤黏膜

B. Ⅰ血液、Ⅱ血细胞、Ⅲ血浆、Ⅳ白细胞

C. Ⅰ果实、Ⅱ种子、Ⅲ果皮、Ⅳ胚珠

D. Ⅰ染色体、ⅡDNA、Ⅲ蛋白质、Ⅳ基因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免疫的是(  )

A. 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异物

B. 麻疹病毒抗体消灭麻疹病毒

C. 白细胞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病菌

D. 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查看答案

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后、又叮咬了乙,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丝虫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是传染源

B. 乙被叮咬前是易感人群,叮咬后是传染源

C. 微丝蚴是传播途径

D. 消灭蚊子及其幼虫孑孓能有效降低丝虫病的发病率

 

查看答案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疫苗的安全问题。下列对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B. 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

C. 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剂

D. 接种疫苗可以治疗疾病

 

查看答案

康生活是生物课程标准的十个一级主题之一,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B. 传染病的流行需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C. 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休克,这是人体的免疫功能在起作用

D. 吸烟能兴奋神经系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