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调节...

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B. 当视野中光线较暗时,可利用直射太阳光作为光源来进行观察

C. 若要把视野中位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B 【解析】试题分析: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小;A正确;用直射的太阳光作为光源,视野反而模糊,B错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若要把视野中位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C正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小,细胞体积就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查看答案

人在不同状态下,脉搏、血液量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请根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一表示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某器官的速率,试分析:①骨骼肌在运动时的血流量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生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皮肤在运动时的血流量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生理意义: ________

③冠脉循环在运动时血流量增大,心脏收缩舒张的能力增强,可以为血液循环提供充足的________

(2)据图一中运动及休息时胃、肠内的血流量变化,你认为应养成怎样的生活或运动习惯? __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为比较谁的心脏更健康,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分别测量在运动前静坐时的脉搏频率;②分别做如下运动:甲散步,乙慢跑,丙快跑,运动3分钟后停止;③在运动3分钟时、运动停止3分钟时、运动停止6分钟时,分别测量每人的脉搏频率,测量结果如图二所示。分析图二:运动停止时,________同学的脉搏频率变化最大。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三人中丙的心脏最健康,他们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为使实验更严谨,请为上述实验提两点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中,甲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乙为血液流经人体某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①~⑥表示血管,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A为________

(2)⑥为毛细血管,该血管壁由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与其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相适应。

(3)若图乙中⑦代表组织细胞,由⑦扩散到⑥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

(4)如果⑦代表肺泡,则图乙中的M中流________血,它与图甲中的[___]直接相连。

(5)若⑦为肾小管,该处发生的生理过程为_____作用。

(6)若⑦为垂体,由⑦进入⑥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人类只有科学地认识自身生命活动的规律,才能健康地生活。请据图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回答:

(1)某学生早餐:稀饭、馒头、鸡蛋和炒青菜。该早餐中的大分子物质经消化后可被人体吸收的营养成分共有__________种,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共有________种。

(2)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腔是________(填标号)。

(3)图中⑥为入小肠血管,⑦为出小肠血管,⑦与⑥比较,血液成分中增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4)③是肺的简图,外界气体进入肺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若吸气,此时的呼吸肌应为________状态。

(5)若检测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发生病变,若尿中出现血细胞,则有可能是________发生病变。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心脏的左侧流动的是静脉血,右侧流动的是动脉血

B. 贫血病患者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C. 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D. 小明左手不慎划伤,鲜红是血液从伤口喷射出来,小明立即按压远心端止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