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请回答显微镜使用的相关问题 (1)对光时应转动②,使__对准通光孔,选用一个较大...

请回答显微镜使用的相关问题

(1)对光时应转动②,使__对准通光孔,选用一个较大光圈并转动__(填序号),直到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止.

(2)甲同学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目镜为8×,物镜有10×和40×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__

(3)图中A~D为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视野,要使视野由A变为B应将装片向__方向移动;要使视野从C(模糊物像)变为D(清晰物像),应调节显微镜的__

 

低倍镜 ③ 10X 右下 ⑤ 【解析】观图可知:①目镜,②转换器,③反光镜,④粗准焦螺旋,⑤细准焦螺旋。 (1)对光时应转动②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用一个较大光圈并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能看到白亮的视野。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题中显微镜的镜头组合有两种:一种是8倍×10倍,放大倍数是80倍;一种是8倍×40倍,放大倍数是320倍。前者的放大倍数较小,看见的细胞数目较多。 (3)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视野A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说明实物位于左上方,视野B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视野A变为视野B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物像自然也在中央了;物像C不清晰,物像D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C变为视野D的状态应用⑤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新成就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为了解决不孕症,1978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为了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然保持有全能性,1997年第一只克隆动物“多莉”问世。“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

A. 都属于有性生殖    B. 前者属于有性生殖,后者属于无性生殖

C. 都属于无性生殖    D. 前者属于无性生殖,后者属于有性生殖

 

查看答案

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发现抗菌素的效果越来越差.从达尔文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

A. 抗菌素浓度增加使病原体抗药性也增加

B. 抗菌对病原体逐代选择的结果

C. 病原体由于接触抗菌素产生了抗药性

D. 抗菌素引起的病原体的抗药性在后代中不断积累和加强

 

查看答案

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射线或药物( )

A. 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 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C. 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 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人体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

B. 患过一次天花(麻子)的人,不会再患天花病

C. 吃“糖丸”可防小儿麻痹症

D. 接种卡介苗可防止肺结核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中,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    

A. 菊花的红色和白色    B. 家兔的白毛和黑毛    C. 黑人的皮肤    D. 晒黑的皮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