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上面都放入25粒相同的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温度 | 23℃ | 23℃ | 23℃ | 23℃ |
棉花干湿状态 | 潮湿(含一定水分) | 干燥 | 潮湿(含一定水分) | 干燥 |
种子萌发数量 | 23 | 0 | 24 | 0 |
(1)根据该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和________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_______,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甲和实验____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设计中,实验_____和实验_____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____个变量。
(5)如空气充足,甲实验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1中的[ ]_____。[D]所代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
(2)图1中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物是_______(填字母)。
(3)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________。
(4)如果此生态系统遭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图1中的____(填字母)。
(5)如图2表示图1中A、B、C三种生物某一时段的相对数量关系,则甲对应的是图1中的____。若乙大量减少,则甲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
下列对生物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B. 细菌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组成
C. 肺循环和体循环都是由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D. “春江水暖鸭先知”表现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其中错误的是( )
A. 在低倍镜下物像不清晰时,可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到清晰物像
B. 小强同学患甲流后,体内的抗体是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C. 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D.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卵在人体内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B. 鸡卵受精后胚盘发育成雏鸡
C. 孔雀开屏、黑猩猩钓取食物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D.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来判断哪一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
A. 带土移栽、中耕松土都是为了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
B. 枯草杆菌、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细胞核,都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都进行孢子生殖
C. 人类的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中含有一个基因
D. 以素食为主的人,没有患夜盲症,是因为某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