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适应环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一项是()
A. 变色龙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 B. 温带很多植物春天发芽、秋天落叶
C. 毒蛾幼虫往往具有鲜艳的色彩 D. 地衣的数量会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而减少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同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特有结构是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
C.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D.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可在载玻片上滴清水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绝对稳定的
B. 一块农田中的所有农作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D.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 惊弓之鸟 B. 蜻蜓点水 C. 杯弓蛇影 D. 望梅止渴
小强买回20只家蚕幼虫,进行饲养与实验。
(1)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强发现桑叶量有限,于是设想:青菜叶是否能用来饲养家蚕呢?对此他进行了探究实验:
①将20只家蚕幼虫等分成甲、乙两组,放置在相同的纸盒中,甲组用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_____饲养,每天清理纸盒。
②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由此,小强得出结论:_____。
(2)甲组家蚕幼虫经过吐丝结茧、化蛹、羽化成蚕蛾、交配、产卵后,小强得到了许多蚕卵。小强认为,蚕卵的孵化需要20℃~25℃的条件。为此,他做了探究实验:选取20粒蚕卵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置于10℃的环境中,乙组放置于23℃的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10多天后,观察两组蚕卵的孵化情况。
①小强此实验探究的是_____对蚕卵孵化的影响。
②请你写出支持小强假设的实验现象(预测):甲组蚕卵_____,乙组蚕卵_____。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项目
数据 类型 | 工业污染区 | 非工业区 | ||
深色蛾 | 浅色蛾 | 深色蛾 | 浅色蛾 | |
释放数目 | 154只 | 164只 | 472 | 496 |
再回收率 | 58% | 25% | 6% | 42% |
(1)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体色,说明生物界存在着_____现象。
(2)在非工业区,_____桦尺蛾不易被鸟类发现捕食;而在工业污染的地区_____桦尺蛾不易被鸟类发现捕食。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所以,具有普遍变异性的生物是否生存是由_____决定的,只有适应环境具备_____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保留下来。
(3)达尔文把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称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