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序号代表生物),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序号代表生物),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①是______(填生态系统的成分),其实现的能量转化是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______(填图中序号),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会______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用箭头和序号表示),如果植物被喷过某种残留性强的脂溶性农药,则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______(填图中序号)。

(4)④代表的生物主要是______,④为①的提供的物质______

 

生产者 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②③ 先增加后减少,最后处于稳定状态 ①→②→③ 鸟 细菌和真菌 无机盐、二氧化碳 【解析】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1)①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够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图中植物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 (2)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图中消费者是②虫和③鸟。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数量减少,则虫因天敌减少而数量会增加,当虫达到一定数量后,由于食物不足而数量又减少。 (3)某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食物链“①植物→②虫→③小鸟”中,营养级最低的是植物,营养级最高的是小鸟。因此人们经常使用一种叫做DDT的化学药剂,喷洒在植物上灭虫,于是DDT进入到食物链中,植物→虫→小鸟,那么,在食物链中含DDT最少的生物体是植物,含DDT最多的生物体是小鸟。 (4)④细菌、真菌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图中细菌和真菌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实验课上,大家在观察老师准备的草履虫培养液时,发现在大试管的上层有许多游动的肉眼可见的草履虫,但下层数量明显减少。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在实验室观察的结果,再结合以下显微图片的提示,回答以下问题。

(1)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应从草履虫培养液的______(填“表层”或“中层”或“底层”)吸取1滴,放在载玻片上,可先用肉眼和______观察,放上几丝棉花纤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图1和图2。

(2)图1中几丝棉花纤维的作用是______;如果仔细观察高倍镜视野下被棉纤维围住的草履虫,你还会发现草履虫最外面的______在不停地摆动,使得它在水中运动。

(3)图2所示是草履虫的______过程,最终由1个变2个;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的运动、消化、吸收、排泄、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中完成,故得出的结论为______

(4)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______

组别

营养液的种类

营养液的数量

营养液温度

草履虫数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毫升

25℃

2只

乙组

牛奶营养液

500毫升

10℃

2只

 

 

A.设置用清水做培养液的对照组    B.乙组温度改用25℃

C.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D.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几种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带依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 墙藓的茎、叶内有输导组织,适于生活在陆生的环境

C. 铁线蕨有了根、叶、茎的分化,依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 杨树比蕨菜更适于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输导组织发达

 

查看答案

用水草进行实验的装置如图,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本实验主要研究(  )

A. 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B. 水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C. 水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D. 光照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

玉米种子纵剖面被碘液染成蓝色的部分是(  )

A. 胚乳 B. 子叶 C. 胚轴 D. 胚芽

 

查看答案

为证明黄栌叶片变红与温度变化的关系,需将黄栌盆景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内进行处理,这种生物学探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测量法    D. 实验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