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 )
①森林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 ②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③产生了语音
④四肢行走转为双足直立行走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③②④ D. ①④②③
1997年,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等在实验室培育出了“多莉”。下面是克隆羊“多莉”的身世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多莉”有三个“妈妈”,其中母羊A提供______;怀胎并生下在“多莉”的是______(字母)羊。
(2)“多莉”是否和普通羊一样也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______(是或不是)。
(3)“多莉”的长相几乎与______羊一模一样。
(4)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知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在______内。
《中国自然观察2016》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1085个濒危物种中738个状况变差;245个维持原状;102个有好转,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羊等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栖息地的丧失。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中提及的大熊猫所属类群特有的生殖方式是______。
(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______多样性、种类多样性和______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应从这三个层面采取措施。
(3)“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
(4)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写出两点措施)①______;②______。
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示中一个较长的食物链:______;图中细菌和真菌属于______,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是______.
(2)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能量在流动过程中______.
(3)在此系统中碳元素首先以______形式被______利用,最终又以______回到无机环境中,还可再经植物的______又进行循环,而它的量______,若该生态系统中受到某种重金属污染,一段时间后该图示中体内重金属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4)水稻生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害虫危害,农民一般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消灭害虫,想一想,施用农药对该生态系统会产生什么影响?______
(5)而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较多,还有各种类型的野草,多种动物,还会有各类蘑菇、蚯蚓等,这时食物链就______,平衡能力就______.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着环境。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现象:
(1)大树在秋天落叶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蚯蚓能疏松土壤并能给土壤增加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沙棘地下根的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________环境中生活。
(2)水生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l50米以内的水层中,而150米以下几乎没有生物生存。请你没有植物的原因是________;没有动物的原因是________。
(3)长期生活在阴暗环境中的植物,叶片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某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制作了四个装置: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加入等量的相应物质,进行搅拌,并在瓶口处套上相同大小的挤瘪气球,置于相应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装置 | 加入物质 | 温度 |
A | 水、葡萄糖、酵母菌 | 室温 |
B | 水、葡萄糖 | |
C | 水、酵母菌 | |
D | 水、葡萄糖、酵母菌 | 0℃ |
(1)出现如图现象的最可能是装置______。
(2)根据A和D装置可以提出的探究问题是酵母菌的生活需要______吗?
(3)酵母菌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可是酵母菌不属于细菌的原因是其细胞结构中有______。
(4)酵母菌的发现者是______,瓶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5)以下食品制作中,与酵母菌无关的是______。
A.馒头 B.面包 C.啤酒 D.酸奶
(6)制作泡菜时,需要加入的微生物是______,制作泡菜时将其置入坛子中密封数天,这是为了制造______的环境。
(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肉类、鱼类、蔬菜等食品放入冰箱保存,这种保存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