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下列实例能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
A. 排入生活污水的池塘依然清澈
B. 过度开垦和放牧使草原沙漠化
C. 生活在太平洋的大马哈鱼洄游到河中产卵
D. 山区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
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 凡事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生物的遗传现象
B.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近日,一位机器人导购员“小新”亮相杭州新华书店,大大的眼睛和圆圆的小嘴巴看起来十分可爱。“小新”能为顾客提供查书、找书等导购服务,并能唱歌、与小朋友聊天,如此萌的导购员自然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下列关于该“小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说会道”所以属于生物 B. 有“脸部”表情所以是动物
C. 能“听懂”语言所以有神经组织 D. 没有生命无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包括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转化和输出过程,以维持自身稳定。请分析回答:
(1)绿色开花植物从环境中获取的水、无机盐、二氧化碳、氧气等物质主要通过____(填结构名称)进入植物体。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参与物质合成和分解,与之相关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植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通过一定的结构散发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的____发挥着重要作用。
(2)人体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防经过消化最终分别分解成___,这些物质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并运到组织细胞。
(3)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进入肺泡后,需要经过___两次气体交换进入组织细胞。肺和全身各组织处遍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___的特点,极大地方便了氧的进出。
(4)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能量,产生的废物通过循环系统、___协调活动排出体外。
在2018年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上,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如图)首次惊艳亮相。鱼池内含有鱼粪和食物残渣的水经菜地净化后回流,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环保要求;采用植物墙、立体种植架实现空间最大化利用的同时,提升了系统的观赏性。请回答:
(1)太阳能通过生产者的_____输入该系统,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_____形式进入该系统,参与碳循环。
(2)鱼粪和食物残渣通过_____的分解作用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分解产生的无机盐主要被根的_____吸收。
(3)立体栽培能有效提高蔬菜产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答出一条即可);该系统观赏性得以提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使用价值。
(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_____。
2017年10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宣布,该所夏新界研究员领衔的水稻育种团队历经十余年,在现有优异种源的基础上,运用野生稻远缘杂交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成功培育出优质超大、超高水稻新品种--“巨型稻”(如图1)。为破解水稻增产不增收的难题,该所在“长沙站”建设了30亩“巨型稻”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与示范区,试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该模式下稻谷产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青蛙、泥鳅、龙虾、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产量提高1.5倍以上,而且向实现化肥、农药、抗生素“零使用”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巨型稻”的产生,充分体现了尚未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______的使用价值。
(2)“巨型稻”株形高大、生长期长、耐水淹,可为青蛙、泥鳅、龙虾和稻花鱼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还为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______。
(3)动物的排泄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______,增加了稻田的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青蛙与农业害虫之间存在______关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4)水稻生长的灌浆期和成熟期,需要吸收大量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水稻的______。
(5)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
(6)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如图2中[A]和[B]是叶肉细胞中的两个细胞结构,箭头代表生理活动。读图回答:
①结构[B]的名称是______。
②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