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同学们主动去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在探究过程中,锻炼大家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随州市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的小型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随州市市花“兰花”的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健康且长势和基本相同的兰草苗15株,平均分为三等份,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设置为甲、乙、丙三组进行无土栽培(具体培养条件如下表)。
组别 |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 培养液种类 |
甲 | 0.03% | 土壤侵出液 |
乙 | 0.06% | 土壤侵出液 |
丙 | 0.06% | 蒸馏水 |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兰草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______。
(2)甲、丙两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______。
(3)甲、乙两组中,若二氧化碳均未过量,则______组兰草苗长势较好。
(4)乙、丙两组中,若丙组兰草苗的长势明显较弱,说明兰草苗的生长还需要______。
(5)毎组选择多株兰草苗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生理活动,用天竺葵和老鼠作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A、B、C装置中的玻璃罩是透明、密封的,A装置做遮光处理。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1773年,普利斯特利实验得出“植物能够更新变污浊的空气”的结论,根据所学可知植物通过_____作用更新空气。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的能力在夕阳西下时降低,日落后则完全停止,这说明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的必要条件是_____。
(2)以上实验装置A、B、C中,_____装置中的小老鼠最先死亡。理由是装置中的生物通过_____作用更快的消耗了氧气。
(3)实验前,A、B装置中的盆栽天竺葵已放到黑暗处2~3天。光照2~3小时后,从A、B装置中各取一片叶,水浴加热后滴加碘液,_____装置中的叶片变蓝。
人们恐惧艾滋病,往往“谈艾色变”。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
A.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
B. 与细菌、真菌不同的是,HIV没有细胞结构
C. 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老人和孩子
D. 虽然艾滋病人的血液中有HIV,但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我们都向往着“跋涉于青山绿水,宿营于溪畔林间,跃马于广袤无垠草原,倾诉心语于村寨篝火……”的自然生活,但这一切美好心愿的实现都离不开健康的体魄,请根据健康生活常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主要是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血液和母婴传播,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B. 网络能使人们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个性特质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使我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资讯,所以染上网瘾并非什么坏事,没必要大惊小怪
C. 流感可通过空气传播,在流感流行期间戴口罩出门可有效降低被感染的几率
D. 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也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多少年来,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一直吸引着科学家探求的目光,关于它们的研究人类一直没有停下脚步。遗传使生命得以延续,使亲子代保持了性状的连续性。变异使生物得以发展,增强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隐性性状
B. 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的类型,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C. 鸡的玫瑰冠和单冠属于相对性状
D. 变异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没有变异生物就不可能不断进化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对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B. “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只能制造淀粉这一种有机物
C. 光合作用的实质就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将有机物中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D. “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