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洋葱是否具有抑菌作用,科研人员多次重复实验,测量抑菌圈(不长细菌的范围)的直径。实验装置、操作过程及数据如下表所示:
培养皿编号 | A1 | A2 | B1 | B2 |
实验装置及 操作过程 | 培养基中含大肠杆菌 | 培养基中含金黄色葡萄球菌 | ||
37℃培养48小时 | ||||
抑菌圈的 平均直径(cm) | 1.14 | 0 | 1.30 | 0 |
:已灭菌且浸过100%洋葱汁液的滤纸 :已灭菌且浸过无菌水的滤纸
(1)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各培养基和菌种的量应____。
(2)对抑菌圈直径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
(3)以洋葱汁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有___。
(4)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
(5)朋友圈中流传“洋葱能预防流感”,本实验能作为验证这种说法的依据吗?回答并说明原因:_____。
请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大棚内栽种作物,为了增产,在增强光照的同时,农民常向大棚内释放“气肥”,“气肥”主要是通过叶片的________进入植物体内,可增强植物的______作用。夜晚农民常把塑料大棚开一个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其目的是_________,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2)农田土壤板结或水淹时,植物受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受到抑制。因而栽种植物时要及时疏松土壤和防涝排涝。
如图中,A∼E表示的是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通过_____形成B,在此过程中,细胞核内的_____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2)B形成C的过程,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产生了差异,C在结构层次上叫做_____。
(3)与人体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还有_____、_____等结构。
(4)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
(5)A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6条,B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条。
如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及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两种细胞,请分析回答显微镜使用及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观察等相关问题:
(1)要使镜筒大幅度升降,需要转动_____(填序号),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_____的。
(2)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____上。
(3)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与图中的_____(填“甲”或“乙”)相同。
(4)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慢慢盖上,目的是避免出现____,如图_____(填序号)出现是因为此操作不当引起的。盖好盖玻片后,进行染色时应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_____。
(5)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如图中哪个视野观察效果最好?_____(填序号)。
(6)细胞结构中的①起_____和控制______的作用,[___]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完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图: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步骤设计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放在暗处2天后,分别置于两玻璃瓶内,密封瓶口,设为A、B瓶。
②将A瓶移到光下6﹣7小时,B瓶仍放在黑暗处(图一)。
③取下玻璃盖,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A、B瓶(图二)。
④摘取A、B瓶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色。
⑤取出脱色的叶片漂洗,滴加碘液。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②中A、B瓶构成一组______,其变量是_____。
(3)步骤③,伸入A瓶的蜡烛燃烧更剧烈,说明瓶中富含______(气体),这是植物进行______产生的;伸入B瓶的蜡烛熄灭,说明瓶中缺少上述这种气体,该气体是被植物的_____消耗掉的,把B瓶的气体导入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_____。
(4)步骤④将叶片脱色,指的是脱去叶绿体中的_____。
(5)步骤⑤滴加碘液后,摘自A瓶的叶片会变蓝色,摘自B瓶的叶片不变蓝色,这不仅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还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
(6)实验结束时发现 A瓶内出现一些小水珠,这是植物_____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