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沙漠生态系统 D.河流生态系统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正确的书写( )
A.螳螂→蝉→黄雀 B.黄雀→蝉→螳螂
C.草→螳螂→蝉→黄雀 D.草→蝉→螳螂→黄雀
下列能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条河流 B.一条河流里的所有鱼
C.河流里所有的泥土 D.河流里所有的水草
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角度看,蚂蚁之间是什么关系( )
A.合作 B.竞争 C.寄生 D.捕食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 B.会唱歌的机器人 C.能生长的钟乳石 D.生石花
请仔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艾滋病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把人体的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核细胞,使人体丧失抵御病原体的能力,从而罹患多种疾病。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
资料二:巴斯德(1822﹣1895)是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被后人誉“微生物学之父”他也研制狂犬疫苗的第一人。巴斯德将患狂犬病的狗的唾液注射到兔的体内,兔很快发病而死。经过多次实验和分析,巴斯德决定将死兔的脑和脊髓进行干燥处理,制成弱化病毒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体内,使狗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1885年,一位几乎绝望的母亲,带着被狂犬咬伤的9岁男孩找到巴斯德。为了不眼睁睁看着男童死去,巴斯德决定为男孩打下人类的第一针。之后,巴斯德多次为男孩接种弱化病毒疫苗,男孩最终平安无事。
(1)从生物体结构层次来看,引起艾滋病和狂犬病的病原体都没有_____结构,而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
(2)根据资料一中的描述可以判断,下列行为中可能传播艾滋病的是_____
A.蚊子叮咬 B.感染HIV的妇女哺乳婴儿 C.握手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_____
A.呼吸系统 B.血液循环系 C.免疫系统
(4)由资料二可知,巴斯德推断狂犬病病毒主要集中在兔的_____
A.循环系统 B.神经系统 C.呼吸系统
(5)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疫苗,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弱化病毒属于_____(选填“抗体”或“抗原”)。
(6)现在,很多人喜欢养猫、狗等宠物,这些宠物在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为狂犬病的传播带来隐患。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条预防狂犬病的具体措施。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