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直接说明了
A.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噬菌体 B.生石花 C.变形虫 D.珊瑚
我校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 “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将20只黄粉虫幼虫放入纸盒中央,每分钟统计一次阴暗处和明亮处的黄粉虫数目,统计10次,并得到以下的数据,试分析回答。
时间 (分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阴暗 | 13 | 12 | 15 | 17 | 16 | 17 | 18 | 19 | 18 | 19 |
明亮 | 7 | 8 | 5 | 3 | 4 | 3 | 2 | 1 | 2 | 1 |
(1)根据问题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
(2)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_____。
(3)用20只黄粉虫而不是1只做实验,其目的是_____。
(4)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_____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5)实验结束后,用过的黄粉虫幼虫怎样处理?_____。
(6)如果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需要给黄粉虫提供_____和_____两种环境,以形成对照实验。
(7)某组同学发现实验现象:阴暗处的黄粉虫并没有比明亮处的多得多,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 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都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 小鱼(条) | 水草(棵) | 实验结果 |
生态瓶1号 | 4 | 12 | 小鱼存活8天 |
生态瓶2号 | 4 | 8 | 小鱼存活6天半 |
生态瓶3号 | 4 | 4 | 小鱼存活3天半 |
生态瓶4号 | 4 | 2 | 小鱼第二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 |
生态瓶5号 | 4 | 0 |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
(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_(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____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_____能力比较差的缘故。
细胞是构成“生命大厦”的基石,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 细胞是如何构成生物体,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多细胞生物大多始于一个细胞二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使细胞______,通过_______产生各种组织,进而形成器官等,构成完整的生物体。
(2)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细胞内的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细胞膜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其作用是_____。
(3)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其场所是_____。这些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植物叶片细胞中的_____,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4)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_____指挥和控制下进行,其内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_____,包含了指导生物发育和遗传、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5)单细胞生物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多细胞生物每个细胞都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这说明_____。
图甲是“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所使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目镜放大倍数是10×,两个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据图回答:
(1)某同学在观察装片前首先进行对光:转动[ ]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调整光圈,再然后转动[ ] ,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2)对光成功后,这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洋葱鳞片也表皮临时装片的情况,视野中出现的“8”较圆、边缘很黑、内部无其他结构,所以8很可能是 。视野中的“9”是看到的一些细胞,若要将视野中的物像“9”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装片向 移动。
(3)若物像模糊不清,可转动图甲中的[ ] 使物像更清晰。
(4)某同学先用10×的物镜进行观察,再用40×的物镜进行观察,看到的视野如A、B所示,其中 是用40×的物镜看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