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可靠的证据是( )
A. 地层 B. 化石 C. 火山喷发 D. 岩浆
已知物种一的化石比物种二的化石形成得早,那么( )
A.物种一比物种二的数量少 B.物种一比物种二的数量多
C.物种一比物种二结构复杂 D.物种一比物种二要低等
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 ②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氨、甲烷等
③生命起源于陆地 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形成原始生命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
A.原始陆地 B.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 D.土壤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小肠盘绕在人体的腹腔内,全长5-7m,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部分。小肠是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结构,生理功能表现在小肠的运动、分泌、消化及吸收等方面。如小肠平滑肌各种形式的运动可以完成对食糜的研磨、混合、搅拌等机械性消化,肠腺分泌的肠液与小肠内胆汁、胰液一起完成食糜的化学性消化。
按位置与形态,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管径由十二指肠(约3-5cm)向下逐渐变细,至末端回肠管腔仅1.0-1.2cm。十二指肠介于胃与空肠之间,管腔内有一圆形隆起的结构称为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胆汁和胰液由此流入小肠。十二指肠大乳头附近有一壶瓣,可以关闭胆总管或胰管,引起相应疾病。
小肠的结构特点为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小肠的管壁有环形皱襞,粘膜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其根部有肠腺。环形皱襞从距幽门约5cm处开始出现,在十二指肠末段和空肠前段极其发达,向下逐渐减少和变矮,至肠中段以下基本消失。小肠绒毛是由单层绒毛上皮细胞构成的,细胞的游离面有许多朝向肠腔的细小突起,能增加细胞的表面积,以十二指肠和空肠前段最发达。肠腺是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
小肠粘膜中有一种未分化细胞,位于小肠腺下半部,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向上迁移,以补充受损、死亡和脱落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其它肠腺细胞。
(1)在构成人体的系统中,小肠属于______系统。小肠依靠______组织的运动完成食糜的机械消化,依靠肠液、胆汁、胰液完成对食糜的______性消化。
(2)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来自胃的食糜首先进入小肠的______部分并与消化液混合。如果十二指肠大乳头处发生堵塞,______不能进入肠道,将造成消化功能障碍。
(3)依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空肠与回肠二者相比,吸收功能更强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4)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死亡脱落后,由小肠粘膜中的______细胞分裂、分化进行补充更新。
人体正常体温为37℃左右,发烧时体温升高,消化功能减弱。高温是否会抑制消化酶的作用呢?请根据下表中探究此问题的实验设计,回答问题。
处理方法 | 组号 | |
1号 | 2号 | |
加入液体 | 2毫升1%淀粉溶液 | A |
预热5分钟 | 37℃水浴 | 沸水浴 |
加入唾液 | 2毫升 | 2毫升 |
保温10分钟 | B | 沸水浴 |
冷却后淀粉检测 | 滴加2-3滴碘液 | 滴加2-3滴碘液 |
实验现象 | 液体不变蓝色 | ? |
(1)本设计使用唾液进行实验,是因为唾液中含有_____酶。
(2)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___,该实验中1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
(3)将表格中的实验处理补充完整:A_____;B_____。
(4)上述实验的合理假设是______。若假设成立, 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
(5)若要证明发热时消化功能减弱与消化酶作用之间的关系,除了检测淀粉酶的作用是否受温度影响外,还需要检测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