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草→鼠→蛇→鹰 B.阳光→草→鼠→鹰
C.蝗虫→青蛙→蛇→鹰 D.草→蝗虫→青蛙→细菌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片森林 B. —块农田 C. 一群蚂蚁 D. 一个池塘
下图为中学生物实验室使用的显微镜镜头,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250倍,同学们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A.①和⑤ B.①和⑥
C.②和④ D.②和⑥
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组织 B. 细胞 C. 器官 D. 系统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 A | B | C |
方法 |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环境里 |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 不发霉 | 发霉 | 不发霉 |
(1)通过A组与B组的对照实验,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__;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C组实验的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此时的C组和A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吗?_______,(填“是”或“不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霉菌容易传播,这是因为其产生的______轻而小、易飘散。
(4)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两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_____和______。
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________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证实了______。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