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里有一种杂草——野慈姑,它会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影响水稻的产量,据此推断水稻和野慈姑的关系是
A. 共生 B. 寄生 C. 竞争 D. 捕食
如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按照微观到宏观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⑤ C.④①②③⑤ D.④①③②⑤
如图所示不属于生物体的是( )
A. B.
C. D.
下列生态系统中被誉为“绿色水库”的是 (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幼苗生长 B. 机器人扫地 C. 母鸡下蛋 D. 猎豹追捕羚羊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简单而言,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再侵入红细胞内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感染人类的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原有抗疟药氯喹因疟原虫产生抗药性而失效停用。屠呦呦将研究视线转向传统草药,锁定从黄花蒿的茎叶中提取纯化青蒿素。她又从晋朝的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获得启发,提出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素这一关键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黄花蒿粗提取物的有效单体——青蒿素。经临床试验,证实它具有胜于氯喹的满意疗效。
黄花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叶片中青蒿素含量差异显著。采收期对黄花蒿产量及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明显,不同产地适宜采收期有差异,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采收的青蒿素含量也不同,不同的干燥方法对青蒿素的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虽然青蒿素问世后,挽救了许多患者,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部分地区疟原虫又出现青蒿素耐药问题,也为大家敲响警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疟原虫主要破坏人体的_____,其营养方式为_____。
(2)疟疾患者体内的红细胞破裂后,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通过_____生成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等不同的血细胞补充,但这依然跟不上疟原虫的破坏速度。
(3)提取青蒿素一般要把黄花蒿茎叶晒干去除水分,水分主要存在于黄花蒿细胞的_____(填序号)。
(4)青蒿素可干扰疟原虫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同时对细胞的控制中心_____内的染色体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5)感染人类的疟原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在此方面和疟原虫不同的是(____)
A.草履虫 B. 变形虫 C. 病毒 D.衣藻
(6)关于青蒿素,你认为我们还需要研究什么?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