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对如图生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1是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根、茎、叶 B.3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
C.2是蕨类植物,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 D.4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蓟县盘山的天成寺有两株树龄800年的银杏树,秋天银杏树上结出累累“白果”,“白果”属于( )
A.子房 B.胚 C.种子 D.果实
铁线蕨淡绿色的薄质叶片搭配着乌黑光亮的叶柄,显得格外优雅飘逸,养殖铁线蕨时应( )
A.勤浇水、放置在阳光照射的地方 B.勤浇水、放置在背阴处
C.少浇水、放置在阳光照射的地方 D.少浇水、放置在背阴处
海带是生活在海水中的大型藻类,素有“长寿菜”和“含碘冠军”的美誉,在沿海一带被广泛养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碘进入海带由细胞膜控制 B.海带依靠种子繁殖后代
C.海带依靠根系吸收水和无机盐 D.海带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你认为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
(3)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__组的被分解.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____,原因是该方案符合_____原则.
(5)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_____条件.
湖北省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植物238种,高等陆生脊椎动物231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和麋鹿。图示为保护区内部分作答:
(1)图中所示①②③代表不同的生理过程,其中③是由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完成的,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______,对自然界中的______起重要作用。
(2)水绵、衣藻等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细胞中有______,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能将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合成______,同时把光能转变为______。
(3)虾、鱼、白鹭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地以植物为食,能帮助植物______。
(4)保护区内生物丰富,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