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回答问题。
①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放在暗处2天后,分别置于两玻璃瓶内,密封瓶口,设为A、B瓶。
②将A瓶移到光下6~7小时,B瓶仍放在黑暗处(图一)。
③取下玻璃盖,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A、B瓶(图二)。
④摘取A、B瓶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某种溶液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色。
⑤取出脱色的叶片漂洗,滴加碘液。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_______。
(2)步骤②中A、B瓶构成一组_______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
(3)步骤③,伸入A瓶的蜡烛燃烧更剧烈,说明瓶中富含_______(气体),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伸入B瓶的蜡烛熄灭,说明瓶中缺少上述这种气体,该气体是被植物的_______作用消耗掉的。
(4)步骤④将叶片脱色,指的是脱去叶绿体中的_______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颜色的某种溶液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生理盐水 B.石灰水 C.碘液 D.酒精
(5)步骤⑤滴加碘液后,摘自A瓶的叶片会变_______,摘自B瓶的叶片_______,这不仅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还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
如图是与被子植物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某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图中的①②③④组成种子的______。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的[_____]______。
(2)图一中的②将来可发育成图二中的_______(填字母)。
(3)图三中的I、J合称_______,E、F、G合称_______,是花的主要结构。
(4)花开后,I中的______散放而落到雌蕊[_____]______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5)图一中的种子是由图三中的[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图1中A、B、C分别表示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图2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1中表示光合作用的是[_____],表示蒸腾作用的是[_____],表示呼吸作用的是[_____]。
(2)A、B、C三种生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气体都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出植物体的,图2中的[_____]为气孔。
(3)叶片一般呈绿色,是因为图2中[_____]细胞含有叶绿体。
(4)叶片的表皮包括______和______,主要是起保护作用。
(5)表皮外壁有一层结构是图2中的[①]______,其作用是利于透光、防止水分散失和保护。
(6)对叶有支持作用的是[_____],除此之外,它通过筛管将叶制造的______运输给茎、根;通过导管运输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______。
如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和撕取的洋葱表皮干涸,影响观察,应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
(2)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选择甲图中标有_______×的物镜,可观察到较大的物像,调节[______]______,物像更清晰,若环境光线较暗,观察时应选用______反光镜。(填“平面”或“凹面”)
(3)某同学看到洋葱表皮细胞的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该细胞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他应该向______移动玻片。
(4)西瓜瓤细胞中较多的汁液主要来自乙图的[______]______中,流出的汁液是______。[______]_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5)从结构层次上看,植物和动物相比,缺少了______这个结构层次。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中期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词中蕴藏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____的特征。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__________的特征。
(3)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力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___________的特征。
(4)能够出墙杏树的一粒种子发育成一棵小树,并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的___________特征。
(5)从杏树反应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杏树应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部分。(生物或非生物)
我国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目的是提倡大家要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活动。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A.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C.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