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之花”——海葵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
A. 由肛门排出 B. 由口排出 C. 由胞肛排出 D. 由细胞膜排出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瓶号 | 种子所处环境 | 最后萌发种子数 |
一 | 潮湿棉花100粒玉米25℃橱柜中 | 98 |
二 | 干燥棉花100粒玉米25℃橱柜中 | 0 |
三 | 潮湿棉花100粒玉米冰箱冷藏室中 | 0 |
四 | 棉花和100粒玉米完全浸没于水中25℃橱柜中 | 0 |
(1)上表有_____组对照实验,其中_____号瓶和_____号瓶是以温度为实验变量的对照实验。
(2)一号瓶种子的发芽率为_____。根据一号瓶和四号瓶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
(3)取一粒四号瓶内浸软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加碘液,被碘液染成蓝色的结构是_______观察玉米种子使用的观察用具是_____
春暖花开的季节,某班同学对学校门前的池塘一天天变绿产生了兴趣,经过观察,他们发现池水的表层有许多浮游生物,他们分析池水变绿可能与这些浮游生物有关。
(1)根据上面的材料,他们可能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提出一个问题即可)
(2)假如他们想探究池水中浮游生物的生存是否与阳光有关,请帮他们完成下面探究方案:
①器具材料:大烧杯、普通池水(河水)、富含浮游生物的池水、大纸盒等。
②方法步骤
A.在两只大烧杯A、B中分别倒入半杯普通池水(河水)
B.在A、B两烧杯中各加入三分之一________
C.分别将A、B两烧杯放置在_______和_______进行培养,温度均控制在25℃左右。
D.每天观察并记录两烧杯中浮游生物的生存情况。
③请帮他们设计一个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_______ 。
④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⑤实验现象:照光的池水逐渐变_______;遮光的池水每观察一次颜色变黄一些,几天后水中的浮游生物全部死亡、下沉。
⑥实验结论:_____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这一实验时,准备了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水、小烧杯、碘液、透明的钟罩(玻璃罩)等。并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组装置,请回答:
(1)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_____,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2)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
(3)将甲、乙装置在阳光下光照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放入_____中隔水加热,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再滴_____,观察叶子颜色的变化
(4)实验结果:变蓝的是_____装置内的叶片。
(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由叶的_____进入叶肉细胞,根尖的_____区吸收水分,经过_____作用产生的拉力,通过茎的导管运输到地上部分的各个细胞,产生的_____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释放到大气中,因此,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制造了有机物,还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
下图所示五种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的植物,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植物类群,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五种植物中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可做空气污染指示植物的是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2)可用孢子来繁殖的植物是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
(3)A与C相比,植株长得比较高大,结构也更为复杂,是因为A有真正的__________,并且分化出了_______________。
(4)B、E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用_______繁殖,但B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______包被,属于______植物;E类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属于_______植物。
(5)被埋在地下形成煤炭的是古代的___________植物。
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玻片标本。图一为根尖的结构图,图二为显微镜的结构,图三是这名同学在显微镜中依次看到的视野,图四是这位同学画的根尖某个细胞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和撕取的洋葱表皮失水,影响观察应当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___________ 。
在根尖的结构中,与根的伸长密切相关的两个区是[_____]和[_____]
(2)由显微镜视野a到视野b的操作是将根尖纵切玻片向 ________ 移动,使被观察物体移到视野中央,
(3)由视野b到视野c,转动显微镜的________选择图二中标有________ X的物镜,由视野C到视野d的操作是调节[ ]________,使物像更清晰。
(4)图四为某同学所绘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多画了_____ ,少画了_____,图四中[ ]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