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生物学是在不断的科学探究中,逐渐积累、更新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学习生物学,不仅要学...

生物学是在不断的科学探究中,逐渐积累、更新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学习生物学,不仅要学习前人已总结的科学知识,也要学习他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更要在学习中积极思考、积极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水平。请回答有关实验的下列小题。

1.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2.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试选出最合理的一种(   

A.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中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3.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目的是(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4.下列实验操作中,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5.当酵母菌加到生面团中时,酵母菌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团膨胀。实验小组的同学记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并把这些数据转化成了下图所示的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由此图可以看出温度变化对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是:当温度由0℃逐渐升高到30 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当温度处于30℃~45℃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当温度由45℃上升到60℃以上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A.减少;基本不变;增加 B.增加;基本不变;下降

C.减少;先升后降;减少 D.增加;先升后降;增加

 

1.B 2.D 3.B 4.B 5.B 【解析】 1.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但其中实验法是探究的主要方法。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2. 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一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单一实验变量。因此,两个实验中,如果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则这两个实验就成为对照实验。 3.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用刚毛协助肌肉运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 4. 本题考查生物有关实验的观察现象,需要掌握生物课本中的相关实验步骤,才能解答本类题目。 5. 蒸馒头做面包用酵母菌,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使馒头、面包暄软多孔。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据此分析解答。 1.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不符合题意。 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题中叙述的某同学将蝉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蝉的鸣叫次数,是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的,符合实验法的要求,符合题意。 C.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不符合题意。 D.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本题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题目有唯一变量--水中的含氧量。故一个中加适量河水,另一个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除去水中的氧气),同时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我们不能取得鱼数量过少,且鱼的大小、活力要相当。 故选:D。 3.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故选:B。 4.A.将一块新鲜的萝卜条放入清水中,萝卜条并不失水,质量不会变小,A错误。 B.制成洋葱鳞茎内表皮临时装片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用低倍镜观察,细胞核被染成深色,可观察到植物细胞,B正确。 C.用黑纸片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一半遮光,另一半不遮光,光照几小时后取下,脱色漂洗,往叶片上滴加碘液,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所以照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是碘液的颜色,C错误。 D.解剖桃花雌蕊时,用刀片将子房纵切,并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子房内的胚珠,D错误。 故选:B。 5.分析图中的曲线可知:当温度由0℃逐渐升高到30℃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逐渐增多。在30~45℃之间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基本不变,当温度由45℃上升到60℃以上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逐渐减少。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阳山水蜜桃是无锡著名特产之一,已有近七十年的栽培历史。阳山水蜜桃以其形美、味佳、肉细、皮韧易剥、汁多甘厚、味浓香溢、入口即化等特点而驰名中外。阳山水蜜桃产于中国著名桃乡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地处江南水乡,环境优美,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土质疏松,适宜水蜜桃生长。阳山镇南临美丽的太湖,北靠京杭大运河,水陆交通便捷,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旅游资源丰富。请回答下列小题。

1.阳山水蜜桃汁多味甜,如此美味的果汁主要来自于果实细胞的(   

A.细胞壁 B.细胞质 C.叶绿体 D.液泡

2.根据阳山水蜜桃 (见图) 的图片,可以判断水蜜桃属于(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3.水蜜桃种植区土质疏松,适宜水蜜桃生长。而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肥料,妨碍光合作用 B.缺少氧气,妨碍呼吸作用

C.缺少二氧化碳,妨碍光合作用 D.缺少水分,妨碍呼吸作用

4.下图是桃花结构模式图。在花的结构中,将来可以发育为果实的结构是(   

A. B. C. D.

5.每年春夏交替之际,阳山水蜜桃种植园会吸引大批白鹭及其他鸟类来此栖息,白鹭体形虽大,但也善于飞行。在它的结构特点中,与“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含义相符的是    

①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②身体呈流线型 ③有坚硬的角质喙 ④前肢变成翼 ⑤长骨中空,充满空气 ⑥足有四趾 ⑦胸骨发达,有龙骨突

A.①④⑤⑥ B.③⑤⑥⑦ C.②③⑤⑥ D.②④⑤⑦

 

查看答案

Ⅰ.下列组图是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或生物体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上图中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草履虫 B.酵母菌 C.细菌 D.病毒

2.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①②⑥

3.与酵母菌相比,细菌中不存在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膜

4.草履虫体内,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A. B. C. D.

5.动物、植物、草履虫、酵母菌等生物体内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大量能量的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液泡 D.细胞核

 

查看答案

下图为豆目部分植物分类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目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B.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合欢和紫檀的共同点比绿豆和紫檀的共同点多

D.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比绿豆和合欢更近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蝗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蝗虫成虫有外骨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B. 蝗虫成虫后翅很薄,适于飞行,所以活动范围较大

C. 蝗虫的触角能维持身体的平衡

D. 灭蝗的最佳时期是在蝗虫的成虫期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解动植物尸体等,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用于制药,如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都来自细菌

C.可用于酿酒、制作食品等,如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等

D.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