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胚胎发育是在哪两个部位先后完成的( )
A.卵巢和输卵管 B.子宫和卵巢 C.卵巢和子宫 D.输卵管和子宫
在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A.胎盘 B.胎盘和脐带 C.子宫 D.脐带
现代类人猿包括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它们虽然能下地,不能真正直立行走,手也远不如人类灵巧。但它们在形态结构、面部表情、行为表现等方面与人类很相似。以下属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的是( )
A. 北京猿人 B. 森林古猿 C. 狒狒 D. 猕猴
阅读科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每年冬天,在北京的公主坟、万寿路、北京师范大学一带,常出现大群乌鸦,它们如同“上班族”一般。每天清晨,结群飞向城外;一到傍晚,又飞回城里,停落在路边的树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观呢?
人们发现乌鸦很聪明,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得它们需要的食物。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透明管里放置藏着食物的小桶,给乌鸦很多笔直的长条状铁丝,乌鸦会弯曲铁丝,制作“铁钩”,勾起小桶获取食物。乌鸦的聪明才智使其适应多样的环境。
城市化改变了许多生物的生活环境,这对乌鸦来说可能是福音。乌鸦是杂食性鸟类,喜欢食腐。腐烂的食物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致病菌,但乌鸦可产生较强的胃酸,且消化道短,消化液中含有较多的溶菌酶,甚至血清当中还存在针对肉毒素的抗体,这大大降低了乌鸦患病的概率。日常生活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是乌鸦食物的重要来源。这些垃圾绝大多数被运到郊区的垃圾处理场填埋,而填埋场所又大多是开放的,对乌鸦来说,这里拥有无限大餐。
既然郊区有这么多“食堂”,而且从市中心到垃圾处理场,一天需要往返几十甚至上百公里。那么,乌鸦为什么还要回到城里来?与郊区相比,城市有更高密度的建筑、交通和人口,更高效率的冬季供热系统。这使得城市的温度明显高于郊区,也就是“城市热岛”效应。越是大城市的市中心,热岛效应越明显,而且夜间会更强一些。比如北京,冬季夜间的城区可以比郊区气温高3-4℃左右。
对乌鸦而言,城市的另一处吸引力在于大树。城市公路边、公园、校园里有大量的高大乔木,而郊区大多是农田。乌鸦喜欢集群停在树上睡觉,更多的树能容纳更多的乌鸦停歇。这样鸦群能够及时发现危险(比如接近树木的猫或者黄鼬),还能充分满足集群社交欲望——它们在睡前特别喜欢吵嚷一番。
乌鸦在城市聚集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困扰。比如住在乌鸦夜宿地附近的居民会觉得吵;而且大量的乌鸦意味着无数的鸟粪,对街道和车辆都会造成较大的清洁负担;过多的乌鸦在市中心聚集,还会有一些卫生防疫方面的潜在问题。不过,对乌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关注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优化城市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从获得途径看,乌鸦制作“铁钩”取食属于____________行为。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乌鸦食腐的习性,使其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
(3)以下结构特点与乌鸦食腐习性无关的是___________。
A.消化液中有较多溶菌酶 B.较强的胃酸
C.血清中有针对肉毒素的抗体 D.有喙无齿
(4)因为城市热岛效应,乌鸦夜宿城市。这体现了某种生态因素对其生活的影响,以下各项与之不同的是_________。
A.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B.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乌鸦消化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消灭多种致病菌,这属于______(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6)以下对乌鸦成为“上班族”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_________。
A.乌鸦可以在郊区找到食物 B.“城市热岛”效应对乌鸦有利
C.高大乔木为乌鸦提供栖息地 D.城市卫生条件好乌鸦不会患病
11月12日晚,“北京确认接诊鼠疫病例”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刷屏后,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那么鼠疫真的那么可怕吗?
(1)鼠疫是由鼠疫杆菌(细菌的一种)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鼠疫杆菌(图1所示)细胞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依然存在鼠疫输入和传播的风险。鼠疫的传播途径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鼠疫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如果经人体皮肤传入导致腺鼠疫;经呼吸道传入导致肺鼠疫。肺鼠疫患者的痰液中的致病菌会通过_________传播,可能会引起较大范围的流行。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鼠疫的传染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鼠疫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使用足量的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如图3)等,这种药物不能自行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
(4)如图4可以看出,我国近十年鼠疫的发病数和死亡率总体呈________趋势。2003年非典之后,我们国家执行了非常严格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各种已知的传染病一直在严密的监控之下,鼠疫本身并不可怕,无知又无畏才让鼠疫变得可怕。
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具有丰富的营养。如图所示,海水稻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为研究海水稻有芒和无芒的遗传规律,进行以下两组杂交实验。请回答问题:
(1)海水稻产生有芒和无芒差异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2)海水稻有芒和无芒是一对______性状。根据以上实验可判断无芒是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______上。
(3)已知有芒和无芒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字母A、a表示),实验二有芒亲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4)若将实验一中子一代之间进行杂交获得子二代,则子二代中无芒海水稻所占的比例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