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长臂猿 B.猕猴 C.森林古猿 D.猩猩
水仙花又称凌波仙子,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他们选取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6个具备开花能力的水仙花鳞茎,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下表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组别 | 平均温度 | 光照条件 | 其他培养条件 |
甲 | 21℃ | 光照充足 | 完全相同且能充分满足水仙花生长发育的需要 |
乙 | 10℃ | 光照充足 | |
丙 | 21℃ | 光照不足 |
(1)该探究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有两个,分别是_____和_____。
(2)若要通过一次实验就获取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应_____(增加或减少)各组中水仙花鳞茎的数量。
(3)若要探究“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甲组和_____组作为对照实验进行比较;如果甲组先开花,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根据上表中的设计方案,你认为该探究小组还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活动中,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图甲,将一株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小明想用该图实验来验证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则需要将该装置先进行暗处理,一段时间后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装有_________的试管中。
(2)上述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取下塑料袋发现袋内壁上有很多小水珠,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_________作用产生的。
(3)图乙是29℃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温度由29℃变为26℃,则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的_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图1为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图2是用于观察的显微镜,图3为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和目镜。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要使视野①变为视野②,应调节图2中[ ] _________;要使图1中视野③变为视野④,应将装片向_________方移动:根据图3可知,要使视野中所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数量最多,显微镜放大倍数是_________。
(2)某同学给显微镜对光时,视野中看到的是图1中的⑤,下列不属于因其操作失误出现该现象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填代号)。
A.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B.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
C.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D.使用的是高倍显微镜
(3)图1中①~④是某同学在观察过程中看到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_________。
王老师虽年已古稀,但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分析其原因,这与他广博的生物学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式密切相关:
(1)夏天傍晚他选择空气清新、凉爽、湿润的树林小路散步。你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绿色植物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结果。(填“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
(2)晨炼他不去树林而选择小河边,是因为夜幕降临,树木的_________使树林周围环境的空气不如傍晚清新。
(3)有次王老师晨炼时随手掐断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茎,发现茎的断面有白色的汁液渗出,这汁液来自茎的_________。
(4)王老师的锻炼对环境的选择引发了陈慧同学的好奇心,她用仪器测量了小树林中24小时的某气体的数字变化,并把这些数字用曲线表示如图1,你认为陈慧测量的是_________气体的变化。
(5)陈慧将图2植株中甲叶片的主脉切断,乙叶片的两面对应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暗处理一昼夜后,再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漂洗后再用碘液处理,发现A、C两部位未变蓝色,B部位呈蓝色。这个实验存在_________组对照试验。通过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分和_________。
白居易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天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点点飞红,艳如少女,在诗人的眼中,桃花惊艳了整个春天。如图是桃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过程A所示,桃花的传粉类型叫做_________。在此过程进行时,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果树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而减产。
(2)经过A过程后还要再经过__________________过程才会结果。第二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中。
(3)花瓣等结构凋落后,图甲中的[3] _________将发育成桃的果实,图丙中的[14]桃仁是桃的种子,它是由图乙中的_________发育而来的图丙中的[13]是桃的食用部分(人们常说果肉),它是由图乙中的[9] _________发育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