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如图是三种血管关系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血流速度最慢 B.②是...

如图是三种血管关系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血流速度最慢

B.②是物质交换场所

C.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D.③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B 【解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图示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①是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最快,A错误;②是毛细血管,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物质交换场所, B正确;③是静脉,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②毛细血管,C错误,③是静脉,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不是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老师展示的李某血常规化验单的部分内容,同学们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你认为,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

A.镜检李某的血涂片,发现白细胞数量最多

B.李某的止血和凝血功能正常

C.李某患有炎症,需要消炎处理

D.李某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查看答案

你体验过吗?在生病“打吊瓶”时嘴里会感觉发苦,这是因为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舌上刺激味觉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并在大脑皮层形成苦的感觉。有关药物到达味觉感受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静脉进入体内 B. 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C. 两次经过心脏 D. 只经过1次体循环和肺循环

 

查看答案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观察小鱼尾鳍时,在毛细血管中呈单行通过的是D

B. 若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则出现凝集现象的是C

C. 某同学A细胞迅速增多的原因是体内有炎症

D. B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查看答案

玉米被称为“食物中的黄金”,不仅由于灿黄如金,更重要的是在所有主食中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也是最高的。请分析回答:

(1)在适宜的条件下,玉米种子开始萌发,________逐步发育成幼苗。

(2)玉米地里出现了几株白化苗,这在生物学上称作变异,是由__________的改变引起的。

(3)玉米幼苗在阳光照耀下渐渐长大,实验小组的探究活动也陆续展开。

①探究一:玉米叶片对不同颜色光的利用率相同吗?

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的玉米叶片,平均分成四块,放在不同的试管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按下表进行实验。光照一段时间后(叶绿体中的色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最大),脱去叶绿素,滴加碘液。

试管编号

1

2

3

4

光照

白光

红光

蓝紫光

绿光

滴加碘液

1滴

1滴

1滴

1滴

 

请预测,________号试管内的叶片颜色最浅。

②探究二:二氧化碳是玉米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植物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请帮助他们完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幼苗生长50天左右,植株开始抽花丝(如图乙)。[1]是________,玉米的花没有艳丽的色彩和芳香的气味,需借助风力进行传粉,其传粉方式________

(5)又过了一个多月,玉米成熟了。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玉米种子的________中;玉米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经常食用可有效预防________

(6)从严格意义上讲,一粒玉米粒就是一个果实,由________发育而来。

 

查看答案

蓝蓝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冷却的浆糊;

②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唾液;

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

请回答: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若l号试管加入的清水是2毫升,则2号试管中加入的唾液是______毫升。步骤③中,将两支试管放置在37℃的温水中,是为了模拟______的温度。

(2)浆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l号试管______,2号试管______。该实验结果表明:______

(3)若实验过程中,蓝蓝将煮沸制成的浆糊立即注入到试管里,接着才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则2号试管里物质的颜色______(变蓝或不变蓝),因为浆糊温度高,______被破坏,淀粉没有被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