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如图为人体进行气体交换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过程是通过_____实现的,氧气随空气进入肺泡时,膈肌处于_____状态。
(2)B表示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实现的,经过B过程后血液变成_____血。
(3)氧进入血液后,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需要_____系统,请依次写出氧气从肺泡处的毛细血管第一次到达下肢肌肉细胞所经过的血管或心脏腔室:_____、各级动脉等。血液中的养分源于_____系统,可以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_____,该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由_____系统排出体外,体内大部分代谢废物通过血液输送到_____系统以后排出体外。
实验探究:镉是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物,经口鼻或皮肤进入人体内,易在体内蓄积,对人体的心、肝、肾等器官造成损害,其中肾脏是染镉后最主要的受害器官。为了探讨姜黄素对染镉大鼠肾脏损伤的改善作用,科研人员做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 血镉含量(μg/L) | 尿镉含量(μg/L) |
未染镉组 | 0.050 | 0.001 |
染镉组(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镉溶液) | 1.341 | 0.023 |
姜黄素处理后的染镉组 | 0.701 | 0.016 |
(1)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未染镉组大鼠腹腔注射的是_____。
(2)镉进入人体后,随血液进出肾脏的途径是:肾动脉→_____→肾小球→_____→肾小管外毛细血管→肾静脉。
(3)镉主要蓄积在肾组织,经_____过滤后,残留的大部分镉在_____处被重吸收。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大鼠染镉后尿液中镉含量_____。
(4)实验结果表明,与染镉组相比,经姜黄素处理后的染镉组尿镉含量和血镉含量明显_____;因此得出的实验结论为_____。
资料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地震造成一定伤亡及财产损失。某次地震后,李某被埋在废墟中,一根木梁压在他的腰部,动弹不得,下肢有创伤,头部、面部未见明显外伤,神志清醒。救援人员准备对其展开施救,然后进行诊断、救治和护理。
(1)救援人员和李某首先通过敲击墙壁的方式锁定掩埋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为_____;由于长时间被掩埋,李某被救出后需用黑布罩住双眼,目的是防止光线陡然变强,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伤害_____。
(2)医生用棉棒刺激李某的足底皮肤,李某的足立即缩回,说明他的_____反射功能正常。医生在检查其脑部是否受伤时,要求其在闭眼状态下用食指触摸自己的鼻尖,他始终不能准确触摸,由此判断受伤部位可能是_____。
(3)医生给李某静脉注射5 %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首先进入他心脏的_____,随后,其血糖浓度出现如图的变化,发生BC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
(4)当医生对李某进行心理疏导,谈及地震情景时,他表现出恐惧、四肢颤抖和语无伦次等紧张现象,这种反射类型是_____反射,需在_____参与下完成。
读图理【解析】
如图甲为人的消化系统示意图,图乙为小肠绒毛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既是消化道器官又是呼吸道器官的是_____。
(2)馒头越嚼越甜,因为馒头中的淀粉被图甲中结构_____(填序号)分泌的唾液分解成了麦芽糖。馒头中的淀粉最终在图甲中结构_____(填序号)内被分解为_____。
(3)食团在图甲中结构③_____内停留的时间比较长,经过进一步消化变成粥状的食糜。
(4)图乙中结构②的管壁和①的壁都由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的_____。
(5)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图甲中结构_____(填序号),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
(6)某同学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营养师,在尝试设计中学生营养食谱时,食材用量最多的应是_____。
“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绿色家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向世界发出的倡议。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这目标达成的是( )
A. 植树造林 B. 退耕还湖 C. 秸秆焚烧 D. 垃圾分类
为探究酸雨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科研人员用小麦种子进行了模拟实验,除表中变量外其 余环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发芽率统计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 处理 | 发芽率 |
甲 | 加入模拟酸雨 | 30% |
乙 | 加入等量清水 | 90% |
A. 本实验的变量是清水的多少
B. 多做几组重复实验可以消除误差
C. 只要不受酸雨影响,种子就可以萌发
D. 实验证明酸雨不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