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模拟法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中“作出假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作出假设要根据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 B. 作出假设是在全部实验方案设计完成后
C. 作出的假设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D. 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需要实验验证
我国的科技飞速发展,使人类活动能上天入地,下列不在生物圈范围内的是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岩石圈的底部
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 )
A.燕子育雏 B.子女与父母不同
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
科普阅读
每年 12 月~1 月是我国北方地区流感高发季节,为控制流感传播,人们通常会通过接种 疫苗来进行预防。鼻内接种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抗呼吸道感染免疫途径。近日,中国 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我国研制的一种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如图)预计很快会 上市。
我国常见的流感疫苗几乎都是流感病毒灭活疫苗(IIV),这种疫苗内含有裂解且已死亡 的病毒,这些病毒已失去致病力但是保留了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IIV 的安全性已 经非常高了,科研人员为什么还要研制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呢?
主要是由于 IIV 只能引起短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且对于变异产生的新流感病毒无中和 作用。 而 LAIV 属于减毒活疫苗,疫苗内含有活的已减毒的流感病毒。这种病毒能在人 鼻腔温度(约 32℃)下繁殖,但不能在肺部等内脏器官温度(>37℃)下繁殖。当人们 通过喷鼻免疫接种 LAIV 时,如同模仿自然感染过程,可引起机体产生持久的特异性免 疫反应。
同时,LAIV 还有一些优于 IIV 的特点。首先,LAIV 通过鼻腔喷入方式接种,无需打针, 有助于提高儿童等目标人群的接种意愿。其次,LAIV 不仅能刺激机体在体内产生抗体, 同时还能够在鼻黏膜等处产生分泌型抗体,这些抗体能在鼻腔黏膜提供一层保护,从而 增强了鼻腔黏膜的屏障作用。第三,从临床角度看,有数据表明 LAIV 比 IIV 提供了更 好的“群体免疫”(由于部分人群打了疫苗,其他未打疫苗的人群所获得的保护)。第四, LAIV 对变异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好于 IIV。 疫苗上市除了关注有效性,还要关注安全性。俄罗斯科学家对约 13 万名 3~15 岁儿童 的接种研究表明,除小于 1%的暂时性发热外,未发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根据美国疾控 中心数据显示,LAIV 最普遍的不良反应是短暂的流鼻涕、鼻塞及低热,无严重副作用, 且对照组也有相近的同样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科学家研究认为 6~23 月龄婴儿接种 LAIV 后,哮喘的发生率增加,但在 2~5 岁婴幼儿中未见增加。从全球来看,LAIV 的使 用可能仍需一段时间的观察。
(1)在流感到来前接种疫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属于________。接种的疫苗相当 于_______________,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当病毒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 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再以同样的方式将病毒清除。
(2)流感病毒之所以较易发生变异,导致后代的“外貌”发生改变,是因为流感病毒的____________是 RNA,相比于 DNA 两条链的结构,RNA 单链的结构并不稳定。
(3)LAIV 是通过鼻内接种的疫苗,结合文章中的信息和流感病毒传播的途径,分析LAIV能引起“群体免疫”的原因是:由于部分人群接种了 LAIV,减毒的病毒可以在 人体的鼻黏膜细胞内繁殖,以_______________作为传播途径,传播给其他未打疫苗的人群, 使得这些人群也相当于接种了疫苗,从而获得保护。 由此可见,“群体免疫”对于学校 群体抵御流感病毒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4)结合文中信息,若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在中国上市,在不考虑“群体免疫”的情况下,你会选择接种这种疫苗来代替传统流感疫苗吗?理由是什么? 。(写出 一条理由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研究酒精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按照以下表格中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测试血液中酒精浓度的变化和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并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简单反应时越短,能力指数相对值越高),结果如曲线图所示:
(1)实验步骤Ⅱ测试的是志愿者在_______状态下的简单反应时,步骤Ⅲ的空白处应填________。
(2)据上图可知,在饮酒后______小时血液中酒精浓度最高,根据能力指数相对值推算,此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时间______。之后酒精浓度逐渐下降,受试者能力指数相对值逐渐___________。实验说明,酒精对神经行为能力有一定的______(促进/抑制)作用。
(3)饮酒后,酒精首先经消化道被器官______________吸收。之后酒精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最先回到下图中心脏的[]_______,最终达到大脑。青少年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期,因此不建议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