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分析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19年麻疹疫情突然卷土重来,在多个国家出现...

分析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19年麻疹疫情突然卷土重来,在多个国家出现高发势头。每年的3月至5月是麻疹旺季,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有效措施,在我国可有计划地免费为儿童接种麻疹疫苗。

资料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蛙“咕呱、咕呱”的叫声此起彼伏,这是雄蛙在以鸣声招引雌蛙。雌雄蛙抱对后,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蝌蚪,再形成幼蛙,最后发育为能上陆地生活的成蛙。

资料三: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一些的和颈短一些的,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少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颈短的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后代也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被淘汰,颈长的特征越来越显著。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

1)资料一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称为_____。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

2)资料二中,青蛙的发育属于_____发育。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雄蛙鸣叫属于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_____所决定的行为。

3)从遗传学角度说,资料三中长颈鹿颈的长度属于_____;长颈鹿的颈长和颈短属于_____;长颈鹿子代个体间颈的长度差异属于_____。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_____。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是_____

 

计划免疫 病毒 特异性免疫 变态 先天性 遗传物质 性状 相对性状 变异 自然选择 环境 【解析】 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的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 (1)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灭活、人工减毒的病原体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剂。根据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接种疫苗获得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属于特异性免疫。 (2)青蛙的受精是在水中进行的,其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且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这种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雄蛙鸣叫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抱对,是求偶行为,由遗传物质控制,属于先天性行为。 (3)长颈鹿的颈长度属于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相对性状,长颈鹿的颈长和颈短属于相对性状;在长颈鹿个体之间颈存在长短之分这是变异。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所以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环境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________,其内含有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生殖细胞)。

(2)B通过____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植物体没有的是[]。

(4)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据统计,全国约有3亿的青少年儿童营养结构不均衡。2018520日是第29个“全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营养+运动,平衡促健康”。请结合所学知识,据以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分析回答:

1)青少年要“常喝水”:利于排出体内废物,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正常情况下,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________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

2)青少年要“勤运动”:运动时,肌肉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着________活动:同时呼吸也加快加深,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鼻→________→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气体到达肺泡后,经过②③过程完成了________的气体交换。

3)青少年要合理营养:牛奶220ml+麦香面包150g+水果100g是小明的早餐,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________(用文字表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潜伏期一般为2-7天。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传播快,多在夏季流行。

材料二: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加强。

1)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从免疫的角度来看,它属于___________

2)手足口病患者康复后即可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原因是当患者体内的抗原被清除后,身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能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免疫。

3)使用抗生素治疗手足口病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引发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病毒,而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___________

4)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区,有效预防手足口病传播的具体做法有(至少写出一种做法):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是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淀粉糊,再向2号试管加入2mL唾液,向1号试管加入2mL________

2)烧杯中的1号、2号试管应当放在______℃的温水,效果较好。

3)十分钟后,再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预期1号试管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2号试管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该现象说明______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消化了。

 

查看答案

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你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 ]________细胞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2)图二中表示植物体内运输B物质的结构是________,其中大部分B物质以气体的形式从图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散失到大气中。白天在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叶片的_______作用。在此过程中C为______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图三的实验是为了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图三的乙和丙叶片摘下,然后放入盛有_____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都变成_________色,然后滴加碘液来检测________的存在,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叶片变蓝,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5)若将图三的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丙叶片所在的瓶中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丙叶片进行了____________的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