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作为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节目,自播出以来深受大家的喜爱,一起感受诗词之趣,古人之智。以下诗词中反映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环境影响生物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影响环境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物影响环境
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环境影响生物
图为某生显微镜下观察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图像,从物像A到B,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C.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转动转换器,转动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D.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转动细准焦螺旋
我国谚语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下列谚语反映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的是( )
A.五九六九,隔河看柳 B.蛇过道,大雨到
C.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D.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极大地影响了经济文化生活,全球掀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浪潮。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极其微小,科学家需要借助_____(填“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将其放大数十万倍,才能观察到它。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组成。
(2)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肺部炎症,其讲话、咳嗽时,会喷出大量含有新冠病毒的飞沫,这样的病人属于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中的_____,应当强制隔离治疗。在疫情期间,健康的人也应该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这些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
(3)疫情虽无情,人间有大爱。许多新冠肺炎病人康复后,积极参加献血,因为他们的血浆中含有能抵抗新冠病毒的_____(填物质),可以用于治疗危重症患者。为早日遏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科学家们正努力研发相应的疫苗,研发思路之一是用_____的新冠病毒来制成生物制品。疫苗研发成功后,接种疫苗的人会发生_____(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从而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4)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直接培养新冠病毒。原因是_____。
上课时,我们能边看黑板边听课,还能边记笔记边思考,这一系列活动的完成,离不开机体的调节作用。回答下列与调节相关的问题:
(1)看黑板时,黑板上的文字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然后在_____上形成物像,这些物像信息在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处理后形成视觉,你才能看到黑板上的内容。能进行信息处理的大脑的基本单位是_____。
(2)从老师的声音到听觉形成需经过: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_____中的一定区域。反射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听觉的形成不是反射,是因为该过程没有经过_____这两个结构。
(3)看、听、写等活动要同时完成,需要各器官协调配合,这主要受到_____的调节。而植物没有这种调节方式,原因是_____。
(4)上课被老师点名抽问时,我们会马上起立,这一过程属于_____(填“简单的反射”或“复杂的反射”),同时会出现紧张和心跳加快等现象。由此推测,这个过程除了神经调节外,还有_____。
绵阳某初中学校的生物兴趣小组选取100粒已经晒干、大小一致且结构完整的玉米种子进行实验,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乙组的瓶内应放入_____粒种子。
(2)该小组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是否为玉米种子萌发的条件,对照组是_____组。
(3)增设一个丙组,条件与甲组完全一致。将甲组置于光下,丙组完全遮光,结果发现两组种子均有萌发,且萌发的情况基本相同。本实验的实验结论是_____。
(4)再增设一个丁组,除将棉塞改为橡皮塞(不透气)之外,其余的条件与甲组完全一致。一段时间后,这两组种子也均有萌发,且萌发的情况基本相同,原因是_____。
(5)在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后来发育为_____,胚乳所起的作用是提供_____。